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李賢齊平複一下心情,臉上擠出一個笑容。
史元忠眼神猶豫,李賢齊背後是幽州將門張氏,一門勇武忠烈,在軍中任職的直係子弟就有幾十人,還牽扯了大批軍將子弟……楊誌誠的幽州留後不知做得了多久?
史元忠看著豪爽仁義,性格有幾分優柔,這一盤算,隱隱有幾分悔意。
李賢齊看他沉吟不語,緩和了語氣:“伯父可幫則幫,不幫也犯不著翻臉。”
史元忠這才喝退左右親衛,“還不快鬆手,統統退下。”接著豎起大拇指,讚道:“李賢齊果然好膽色!誠為幽州後起的少年豪傑,剛才伯父不過考較你。”
李賢齊甩了甩胳膊,痛得齜牙咧嘴,左臉還是火辣辣的,倒吸一口涼氣,笑道:“倒是嚇得賢齊魂飛魄散,伯父豪爽仁義,一直是我們軍中子弟效仿的楷模。”
李賢齊將事情隱隱透露了一些,史元忠聽後,考慮了好一陣子,慎重承諾,“楊誌誠每日在城南軍營辰正點卯,如果有機會,伯父會幫張簡至脫身。”
幾句話就揭開了剛才的恩怨,讓你們綁也綁了,打也打了,剛才是誰在後麵給某一腳?臉上這一巴掌某記得你的相貌,多少要些好處,李賢齊一臉笑容:“伯父,侄兒就不見外了,眼下囊中如洗,盤纏都沒有,勞煩伯父給侄兒五套斥候皮甲、腰牌、十囊雕翎箭,幾百貫飛錢,一點碎銀子。”
史元忠暗忖,某不過是敷衍一番,好早點打發李賢齊出城,他似乎看穿了某的言語。
不若留個疏財仗義的名聲,史元忠立刻吩咐史文遠:“還不給你的兄弟去準備,看看人家這付膽色,學著點,取一千貫飛錢,五十兩散碎銀子,作為程儀。”
張簡至是沒法救出來,送你一大筆錢,日後也好相見。史元忠想了想,又道:“賢齊代伯父向武威郡王、李燕州、張定遠問安,若有機會,某自會起兵響應武威郡王平叛。”
這話倒也實在,李賢齊大喜過望,後退一步,恭敬地叉手為禮:“賢齊代武威郡王謝過史寧遠。”
城南軍營,後院牙軍,中軍衙署。
差一刻就要到辰正,張簡至走到中軍衙署門前,驗了腰牌,一步就要跨進大門。
守門旅帥無意間一瞥,那背影筆挺,披風緊裹,似乎與王校尉的身姿不同,猶豫喊道:“王校尉,留步。”
張簡至的心一下子提溜到嗓子眼,停住腳步,咳了幾聲,扯著沙啞的嗓子極不耐煩:“某還要趕去點卯,有屁就放。”
守門旅帥正要過去,後麵來了一大群軍將,急急趕著點卯,低聲下氣道:“某看王校尉披風被鎧甲係住,有些緊,特意提醒一聲。”
“媽拉個巴子,大驚小怪的幹什麼,耽誤時辰。”張簡至罵罵咧咧走開了。
中軍衙署前院,校尉都在小較場內整齊地站成方隊,楊誌誠和王文穎等一幹大將坐在亭台上。
史元忠四處掃視,沒有看見張簡至,倒是看見幾個靠近前排,頭戴大食兜黎,護臉甲遮得嚴嚴實實的軍校。
史元忠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好個張簡至,看來這刺殺**倒要成功,眼神望向自己的一名心腹旅帥,然後掃視前排,那旅帥會意,轉頭盯著前排。
楊誌誠走到前台,暴突的雙睛連帶橫肉帶著笑意,活似個惡鬼揀了一包紙金錠,“驛馬快遞,朝廷有意讓李載義入朝,任某為幽州留後,不日就有使者前來。”
下麵的校尉天天聽膩了這樣的消息,還是照例舉起雙手,一陣高呼:“恭喜楊留後,賀喜楊節帥。”
張簡至從鎧甲下取出黃樺手弩,一扣扳機,弩矢的聲音被如潮的呼聲掩蓋,又快又急朝楊誌誠撲去。
楊誌誠慘叫一聲,“噗通”一聲摔倒在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