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脫發是一種暫時的生理現象,舊發脫落之後,新發就會長出,脫發也就不治自愈了,不必有思想負擔。如果有思想負擔,反而會加重脫發的程度。為預防和減少脫發,婦女懷孕期和哺乳期應當心情舒暢,保持樂觀情緒,注意合理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海產品、蛋類,還可以經常用木梳梳頭,或有節奏地按摩,經常洗頭刺激頭皮,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一旦發生產後脫發,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穀維素、B族維生素、鈣劑、養血生發膠囊等藥物。
如何防止產婦中暑
1.居室要講究衛生。勤打掃,保持清潔。要經常打開門窗,通風透氣。產婦的床位放置要注意避開“穿堂風”的位置,床上可鋪涼席。產婦也可使用扇子,但不宜用電扇吹風,特別不可直吹。
2.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分娩一周後,每天都應該用溫開水擦洗身上。健康情形佳的,稍後可以進行淋浴。身穿寬大柔軟又吸汗的衣服,不要穿得過多,不要穿不透風又不散熱的尼龍衣服。
3.多吃易消化、營養高的稀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尤其可以大量吃西瓜,因為西瓜有降溫、利尿、補充水分的功能。盡量多喝些溫開水,也可喝綠豆湯。
4.及時治療。如果在暑天產婦出現發熱等症狀,不要拖延,不要誤以為是感冒,要及時采取措施,到醫院檢查,按醫生指導處理。如果持續發熱,並伴有嘔吐、腹瀉、意識模糊、麵色蒼白等症狀,應立即送醫院搶救,千萬不可延誤。
產後容易出汗的原因
大多數產婦容易出汗,一覺醒來,總是滿身大汗,遇到夏天,出汗就更多了。這是因為產後婦女的皮膚排泄功能比較旺盛,所以出汗多,尤其在睡後和初醒時,更為明顯。產後將妊娠期間體內聚積的大量水分通過皮膚出汗予以排除,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這種汗稱為褥汗,常在幾天之後,就會自然好轉,不必治療。但要隨時用幹毛巾擦汗,最好每晚用溫水擦澡1次,還應勤換內衣褲,以防感冒。
產婦在分娩後,體重立刻就可減少約8~9千克,此後1周之內,由於大量出汗、利尿和子宮複舊等,體重可再減少幾千克,因此這種體重的減少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並非病態。
產後多汗注意風寒
懷孕以後,體內血容量增加,大量的水分容易在孕婦體內積聚。但分娩以後,產婦的新陳代謝活動和內分泌活動顯著降低,肌體也再不需要如此多的循環血量了,積聚的水分就顯得多餘,必須排出體外,才能減輕心髒負擔,有利於產後肌體的全麵康複。
人體排泄水分的途徑有3條:一條是經泌尿係統從尿液中排出;一條是通過呼吸,從呼出的氣體中以水蒸氣的形式帶走水分;第三條途徑是通過皮膚以出汗的方式排出體外。所以,產婦在產期不僅尿量增多,而且,支配汗腺活動的交感神經興奮性也占優勢,汗腺的分泌活動增強,這就使得產婦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在春秋季節,皆是全身汗涔涔的。這是肌體在產後進行自我調節的結果,並非是身體虛弱,也不是什麼病態,屬於生理現象,不是病,常在數日內自行好轉,不必擔心。但需注意的是,在出汗時,由於毛孔張開,易受風寒,所以要防止受風、著涼,且在出汗時,要隨時把汗擦幹,汗液浸濕的衣服要及時更換,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倘若出汗過多,長久不消失,多是產婦體虛的表現,那就要積極治療。可用黃芪20克,白術15克,防風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在服藥的同時,也要加強營養並且避免過度勞累。
治療產後盜汗陰虛型
產後盜汗陰虛型的臨床表現為產後睡眠中不覺而汗出,醒來自止,麵色潮紅;頭暈耳鳴;口燥咽幹,渴不思飲,或有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質嫩紅,無苔,脈細數無力。
治療以養陰益氣,生津斂汗。方用生脈散加減。藥物如:黨參、麥冬、五味子、煆牡蠣、浮小麥、生地黃、白芍、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