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因肌體鈣質缺乏所致大腿抽筋及手腳麻木疼痛者,可適當補充鈣劑,如鈣片0.5~1.0克,1日兩次,同時服魚肝油丸1~2丸,1日兩次。飲食中應多吃魚、肝、瘦肉、木耳、蘑菇等含鈣多的食物。
避免背部疼痛
背部疼痛是在整個妊娠期及分娩後最初幾個月最常見的症狀。懷孕期間,體內產生大量的激素弛緩素。這使韌帶變軟,以及變得較富於彈性,而容易伸張。主要是為了使骨盆的關節擴張並分開,以生產胎兒。大約生產後3~5個月,弛緩素才能恢複正常狀態。這段期間,要特別注意背部,以避免背部受傷。
腹部肌肉的無力,已經無法保護脊椎的正常作用,而背部與骨盆內韌帶增加的柔軟度,很容易因為彎身抱起嬰兒,或是推帶嬰兒時,產生背部的扭傷。
1.坐
坐著時,應該盡量靠著椅子,最好是用小枕墊在背部,以維持背部下方良好的姿勢。當嬰兒還小的時候,把他放在自己大腿上的枕頭上。這可以避免使肩膀部分過於緊張。
2.站立
不論站立的時間長或短,都會使背部下方感到疼痛。輕輕地提起一隻腳,可以減輕背部下方的壓力。如果家中的灶台很低,在清洗碗盤的時候,可以把灶台墊高,就不必彎著腰洗碗盤,而導致背痛。
3.升高
如果家中有小孩,要為他係鞋帶時,最好是把他抱到一定高度,或是跪下來為他係鞋帶,而避免彎腰。屈膝時,一隻腳要置於另一腳的前方,環抱腹部與骨盆肌肉。同時,在做上升動作的時候,要吐氣,為他洗澡的時候,應該跪下來,並鼓勵他配合。
4.攜帶孩子
在攜帶小孩的時候,最好用背袋來背他,然後把他放在胸前,而不是用一隻手來支撐其臀部。如此可以避免背部的扭傷。
購物時,盡量避免把所有的東西放在1個袋子裏,而是平均地依其重量分裝在2個袋子中,一手提1袋。假如是推推車去購物,購買的東西實在太多時,最好是多帶1個背袋。
要選用適當高度的推車。手置於把手上時,其位置應是在腰部以下5~7厘米。
5.換尿片
為嬰兒換尿布的工作台會使用上千次,直到嬰兒大到不能再使用為止。因此,換尿布的工作台需要正確的高度,要選擇與嬰兒車把手的高度相同的工作台,也要很注意嬰兒,因為他們會比想像中更快地轉動身體。
如何控製背痛
如果日常生活中堅持正確的姿勢,但仍有背痛,就要找出引發疼痛的真正原因,以減輕症狀和避免下次再度發生。
輕微的不適可能是因為不正確的姿勢、壓力與一般性的疲倦而引起的。要檢查自己的姿勢,同時要確實遵守保護背部的提示。要記得不論是在采取任何姿勢時,都要保持鬆弛的狀態。同時,避免任何不必要的肌肉伸張。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如何避免肌肉的過分疲勞。
英國某醫學刊物的一項研究中,報導了約有8%的女性,在生產時,以硬膜作為減輕疼痛的方式,曾發生長期的產後背痛。這可能的直接原因也許是因為硬膜所造成的。使用硬膜的剖腹生產術的婦女,則沒有這些問題。
也許,造成背痛的原因很可能是由於韌帶的收縮和在生產期間所產生的神經壓力所致。通常,疼痛是要避免引起身體傷害的預警信號,提醒停止做一些會造成身體傷害的動作。否則,很可能會造成肌肉的伸張。
對於親屬、配偶與醫療人員而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生產的危險性,並確保婦女在生產時,維持正確的姿勢。
假如背部下方(骶髂關節部位)感到疼痛,在一天內,不論任何時候浸泡熱水澡,都是一個使肌肉鬆弛並振作精神的好方法。同時,可以減輕疼痛,避免疼痛感在這一天內持續惡化。如果要泡熱水澡,也不需要擔心花太多的時間,或為了無法照顧嬰兒而感到內疚。可以趁嬰兒睡覺,或是讓嬰兒快樂地躺在地板的毛巾上的時候,泡個熱水澡。假如有較大的小孩,他會很高興有在浴盆玩玩具的機會,或者可以讓他和嬰兒一起洗澡。
躺下來很可能有助於減輕背部的疼痛與不適,但是在醒來時,發現背部僵硬的話,問題則在於床。有一些床太過柔軟,以致無法支撐背部。如果要另買新床,很可能價格不菲,解決之道就是在床墊下墊一塊木板,假如是側睡,而疼痛的主要部位是骶髂關節,那麼在睡覺時,可以試著把小枕或卷起來的毛巾墊在腿部正上方。
任何持續性或嚴重的背痛都應該讓醫師檢查,因為背部的毛病往往會變成慢性疾病,而難以矯正。
預防產後腰腿痛
此病是因骶髂韌帶勞損或骶髂關節損傷所致。
1.產後休息不當,過早地持久站立和端坐,致使產婦妊娠時鬆弛了的骶髂韌帶不能恢複,造成勞損。
2.產婦分娩過程中引起骨盆各種韌帶損傷,再加上產後過早勞動和負重,增加了骶髂關節的損傷機會,引起關節囊周圍組織粘連,妨礙了骶髂關節的正常運動。
3.產後起居不慎,閃挫腰腎,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如隱性椎弓裂、骶椎裂、腰椎骶化等誘發腰腿痛,經產後更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