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產後體形恢複(1)(1 / 3)

產後局部保養

乳房的保養

(1)乳頭按摩的方法

①壓迫按摩

手先支撐同側的乳房,以另一手的大拇指、食指與中指壓迫乳頭。需使用指腹“一、二、三”慢慢加壓,“四”時則放鬆,然後再以指頭輕輕按壓乳頭全部。

②橫向搓揉與縱向搓揉的按摩

橫向搓揉是將手指置於乳頭的上下,並向側麵搓揉。不要用力扭,乳頭的上下朝左右搓揉,乳房的左右則向上下。縱向搓揉是使乳頭朝前縱方向,以拉放方式。也可使用上述的壓迫按摩。

若乳頭有異常情況時,可求助婦產科護士。

(2)乳房基底部按摩

促進乳汁分泌的按摩方式很多。雖然產檢時醫生與護士會給予基本的指導,但以下介紹的簡單方式不妨參考看看。

從孕16周(5個月)左右開始到產後,不僅要按摩乳房,基底部的搓揉也相當重要。

①側麵的按摩

a.以與按摩乳房相反側的手包圍下乳房,進行乳房的按摩。

b.以與按摩乳房同側的手貼於乳房的周邊上,並以大拇指與手掌的力量以肩為基點向上下搓揉,同時也將乳房從基底部向前中心推擠。

②斜下方的按摩

a.以與按摩乳房相反側的手置於乳房斜下方,支撐並做上下按摩。

b.將另一隻手的小指的指腹放在支撐手的下方,以肩為基點向斜上方向推壓,手軸並上下移動。

③由下至上的按摩

以與按摩乳房相反側的手掌托住乳房的下方,將另一隻手置於支撐手的下方,剛好小指根部位於乳房的正下方,此時小指直接用力,向上推擠乳房。

(3)產前產後每天必需進行的基本護理

①懷孕中

左右乳房各一次的乳房基底部按摩(從側麵的按摩一斜下方的按摩一由上至下的按摩)及左右乳頭各2~3次的按摩(按壓與縱橫搓揉)。此步驟一天需進行一次。但是,如果中途有腹部緊繃感,無需勉強,請稍做休息。

②產後

乳房基底部的按摩與懷孕中的要領相同,各3~4次,乳頭的按摩則在喂奶前進行10~15分鍾左右。若母乳順利流出,可縮短按摩時間。

(4)凹陷乳頭及扁平乳頭的護理

寶寶吸吮乳頭時,會連同乳暈一起含在口中,但是有時也無法順利吸吮到,這可能是陷入乳暈部的凹陷乳頭,或乳頭凸出5厘米以下的扁平乳頭。

由於這種乳頭無法充分伸展,易使寶寶吸吮時受到阻礙。此型乳頭的皮膚凹陷,不常受到刺激,對外來的感覺也不敏銳。

若以此狀態直接喂奶的話,容易致乳頭龜裂,產生乳腺炎。如有這些情形者請就醫檢查。在懷孕16周以後,可積極進行乳頭與乳暈的鬆弛課程,並做乳頭拉出的乳頭按摩工作。重要的是每天要持之以恒,但是腹部緊繃時需立刻停止。

有扁平或凹陷乳頭情形者,尤需穿孕婦胸罩。少女時代開始的胸罩選擇與穿法會影響到乳頭以及產後乳汁的分泌。正確選擇胸罩,不但可以維持優美的胸線,也能保護到乳頭。

如果乳頭一直無法恢複凸出時,采用胸墊可獲得效果,雖然乳頭的形狀影響不大,但是在乎的人相當的多。為了不使乳頭凹陷,以產前用乳頭保護墊來維護乳頭是最佳的選擇。對寶寶而言最容易吸吮的乳頭需具備以下條件:渾圓的形狀,足以讓寶寶含住的大小(直徑7~11毫米,高7毫米以上)。相當於小指第一關節的2/3左右,可以說是最適合寶寶吸吮的大小。而且具備柔軟伸展性,使寶寶容易吸吮。

此外,寶寶吸吮乳頭的力量比想象中強。常常會有乳頭龜裂受傷的情形發生。孕婦們在進行乳房按摩、乳頭保養時,可利用身體的護膚乳增進潤滑度,使按摩程序更加順利。

(5)產後胸部護理兩大步驟

結束生產後,慢慢地母乳就開始分泌。當然一生產完即需讓寶寶吸吮母乳。雖然乳房脹奶的時間因人而異,但大部分的人都在2~3天左右開始。

起初幾天母乳分泌並不順暢無法潺潺流出。寶寶出生時就擁有所謂的“便當與水壺”,其中儲存了相當程度的營養與水分。因而無需拘束於育兒書中記載的必需量與規律的喂奶時間,且隨著寶寶吸奶的次數增加,乳汁分泌會愈來愈順利。母乳喂養博士指出,寶寶出生30分鍾內進行第一次喂奶,之後24小時內喂奶7次以上者可算是最成功的母乳育兒。

產後胸部護理的兩大步驟為:

①鬆弛

寶寶吸吮乳頭的刺激下,乳腺開始運作,乳房也膨脹的疼痛。分娩後20天(因人而異;也有持續一個月者)稱為乳腺擴張期。

這時候的乳房最為敏感,必需使用較鬆、具柔軟支撐的產褥胸罩(乳帶)來護理。最好選擇開前扣者,不僅容易進行乳房按摩,同時可預防喂奶時乳汁溢出,交換溢乳墊也很方便。因為背部無鉤扣,過了乳腺擴張期,於夜晚睡眠時使用也非常舒適。

所謂乳帶,是昔日以紗布製,圍繞於胸前的簡單型胸罩,大致區分為M、L尺寸,由下至上僅以圍繞胸部的方式,大多產品均無支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