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月子裏的嬰兒護理(2)(1 / 3)

我國民間有一個傳統的習慣,在孩子睡覺時,用布帶把孩子兩腿拉直捆好,認為隻有這樣才不會長成羅圈腿。再把兩臂貼在身體兩側固定起來,這樣孩子才睡得香甜,可不受驚嚇,於是用帶子把孩子上下紮緊。其實;這種做法限製了孩子在睡覺時的自如動作,固定的姿勢使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實際上羅圈腿是佝僂病的症狀,不是捆綁可以預防的。因此,孩子在睡覺時,四肢應處於自然狀態。睡眠中四肢活動活動是自然生理狀態,不是受驚嚇的結果。孩子睡覺時,可根據氣溫情況,在厚薄合適的同時,用一條帶子在被外輕輕攏上即可。初做父親應注意什麼

(1)要盡量讓妻子心情愉快,這樣對孩子哺乳、產婦的健康都非常必要。產婦的心情不好,就影響乳汁分泌,造成孩子缺奶吃。

(2)調理好妻子的飲食。妻子除了要吃一些稀軟的食物外,在種類上要盡量豐富。肉、蛋、奶製品及新鮮蔬菜可調配食用,以保證產婦健康。

(3)產婦與孩子的衣服要清潔衛生,勤洗勤換。

(4)下班回家後,不能立刻走進妻子和孩子的房間,應該換掉外衣,洗淨手、臉,再進去接觸孩子。

(5)盡量避免孩子與其他人接觸,要婉言謝絕親朋好友的一探視,尤其是患感冒者,更不能接觸孩子,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傳染給孩子。

(6)千萬不要在孩子房間內吸煙。

要注意新生兒房間的環境衛生

中國有個傳統習慣,就是把產婦與孩子嚴嚴地捂在房間裏。這實際上給產婦和嬰兒造成了一個昏暗和汙濁的環境。尤其在夏天,室內更加悶熱,很容易使孩子發熱,起膿皰疹,長痱子,以及患呼吸道疾病,產婦也容易發生中暑。

科學的方法是要保持產婦與新生兒室內空氣的清新。在溫暖的季節,每天都要通風換氣,當然開窗之前,要給產婦與嬰兒適當的遮蓋,不要使風直接吹在他們的身上,要避免產生對流風。在夏季要使室內空氣保持在30℃以下,可在地麵上灑一些水,既可降溫,又可使室內空氣保持一定濕度。冬季室溫最好保持在20~22~C,也可以灑一些水來濕化空氣,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通風要謹慎,應避免穿堂風,且不可時間過長。生火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煙筒通暢,不要將沒有煙筒的火爐子搬進室內,以防止發生煤氣中毒。防止新生兒發生意外

或許有很多人認為新生兒毫無行動能力,怎會有意外發生呢?於是就疏於防範,等到意外真的發生了,才後悔莫及。因此,為了避免造成遺憾,在平時就必須防患於未然。新生兒的意外,大致可以有下列幾項:

(1)小心窒息:

有些父母怕嬰兒著涼(尤其是冬天),將包被包得密密實實的。此時要注意,不要忽略給嬰兒口和鼻之間留下空隙,以免發生窒息。此外,母親不要和嬰兒蓋同一條被摟抱著睡或是躺著喂孩子,因為萬一母親睡著了,很容易不小心堵住嬰兒的鼻子。若是喝代乳品的嬰兒,每次喂完一定要拍背,讓孩子打嗝,一方麵減少吐奶;另一方麵,即使吐奶也不致誤吸人氣管造成嬰兒猝死。

(2)注意燒、燙傷:

其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洗澡水,在給嬰兒洗澡時,一定要試試水溫。因為父母往往在放熱水時,又去做其他的事(接電話等),而忘記放冷水,一急,又沒有試水溫,意外就發生了,最保險的做法,是養成先放冷水的習慣。另外兩個較易被忽略的細節:用熱水袋保溫時,一定要用厚布包裹好後,再放到寶寶身邊。其二是喂牛奶時,請先滴在手臂上試溫度,這樣才可避免燙傷發生。

(3)防止外傷:

新生兒不會亂跑亂跳,怎麼會有外傷發生呢?或許就是這種心態,才會造成遺憾的發生。請父母先注意家中的寵物,尤其是貓,香香的牛奶味會吸引貓咪,隻要貓抓一抓,寶寶幼嫩的皮膚就倒楣了,而且容易引起破傷風。其次是小寶寶的小哥哥、小姊姊為表現親情而沒輕沒重的碰撞,也很容易造成傷害。

如何讓新生兒一覺到天亮

當父母了解到如何為寶寶布置舒適的環境、挑選寢具護理、照顧及防範意外後,讓寶寶一夜好眠又是一個重要課題了。一般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大約是20小時。嬰兒睡不好應找出原因,例如:冷、餓、太吵、太熱等等。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從出生即應開始訓練。那麼,現在就讓我們逐一來看看這個問題。

新生兒不會翻身,他們的睡姿是由大人決定的。采取何種睡姿最好呢?仰臥能使全身肌肉放鬆,對器官壓迫最少,但嬰兒若溢乳時,奶汁容易嗆入氣管造成窒息。俯臥可增加嬰兒四肢活動,器官受壓迫能增進心肺功能,缺點是容易將口鼻堵塞而引起窒息。側臥對器官既無壓迫,又利於肌肉放鬆,萬一有溢乳也不致於流人氣管,但因嬰兒頭骨骨縫還沒有閉合,可能引起頭顱變形。所以盡量4~6小時為嬰兒翻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