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怎樣做好月子(2)(2 / 3)

生產後3~4天,發現其間約有2~4隻手指寬的空間。當肌肉的力量開始增強時,這空間會縮減成隻剩下1個手指的寬度。

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運動,盡早度過這個階段,同時,也要開始進行一些較為有效的運動,證肌肉恢複原來的形狀與力量。在開始做這些運動以前,要先做一些簡單的檢查,看肌肉是否已恢複至正常狀態。

要做正確的檢查,需要用力地運動這些肌肉。

仰躺,屈膝,腳底貼於地麵或床上。用力拉你的腹部肌肉,並將頭與膀抬離地麵。同時,伸出一隻手,朝腳掌方向平伸。另一隻手的手指置於肚臍下方,感覺到2條有力的腹直肌正在用力。產後胸部的變化

產後不久,激素會開始分泌,以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剛開始的幾天,胸部會持續地製造初乳,正如懷孕期間一樣。初乳較一般母乳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而這對於嬰兒生命的維持,直到母乳出現是很重要的。初乳還富含抗生素,對於避免感染與過敏非常有效。

大多數的母親會認為哺乳是很幸福的經曆,但是在最初的幾天,會遇到一些難題,主要是缺乏哺乳的經驗。需要花一些時間去學會新的技術,並克服一些潛在的問題。乳頭可能會非常敏感,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使乳頭腫痛。

將嬰兒置於胸前,使其胸部與腹部貼著母親的身體,確定他不隻是在吸吮乳頭的頂端,而是含住了整個乳暈。要做到這一點,嬰兒的頭部要稍微傾斜,並且下巴要碰觸到胸部,而正確地張開嘴巴。不要讓嬰兒太過貼近胸部,當他位於正確的位置,而開始吸吮時,會發現他的太陽穴與耳朵微微地顫動。如果嬰兒的位置很正確,就不會覺得乳頭腫痛,當然,有些產婦在最初幾天會感到不適。

在自己胸部下方,用一隻手平貼在肋骨上,支撐自己的胸部。要避免壓迫到胸部頂端,因為這很可能會使乳頭的方向改變,而使乳腺阻塞。

要由嬰兒來決定哺乳的時間與中間的休息時間。

如果嬰兒吸吮得很好,就沒必要將它抱離胸部。但是,若你要改變姿勢,就必須把小指伸進嬰兒的嘴角,以中斷哺乳,再把他抱近胸部前。

每到下一次哺乳,都要換不同的乳房來哺育。如果隻是喂一邊的乳房,也不需擔心嬰兒在吸吮時入睡。在最初的幾天,嬰兒隻要用一邊的乳房來哺育就足夠了。在不同的時間哺乳嬰兒時,給他吸吮不同的乳房,有助於避免一邊的胸部受到太大的壓力。

假如覺得自己的乳頭過分柔軟,可以將分泌出來的乳汁塗在乳頭上,這有助於乳頭變得較有力。

生產後3~5天,正常的乳汁便開始出現。也許,母親會發現乳房突然變得非常滾燙、腫脹而堅硬。這是因為血液的突然增加輸送與生產的乳汁分泌所造成的,這種情況稱為乳頭初充血。可能會感到不舒服,但是這隻是短暫的現象,很快就會消失。

這裏有幾個注意事項:

(1)在換邊哺乳以前,盡量讓嬰兒延長吸吮的時間。還有,當他要求時就喂他。

(2)哺乳以前,在胸部撒一些溫水,有助於乳汁的分泌。那麼,嬰兒就不需要費力地從堅硬而疼痛的胸部吸吮乳汁。

(3)假如胸部變硬,可以用手把奶擠出,以方便嬰兒吸吮。

(4)哺乳後,用冰冷的毛巾擦拭胸部,可以收縮血管,降低腫脹的程度。

(5)輕輕地擠壓腫脹的乳頭,這也是個好方法。

(6)適當的胸罩可以使胸部感到舒服。

產後姿勢的變化

懷孕期間,身體的重心會由於體形的改變而改變,減弱肌肉的力量,增加體重,使韌帶變得柔弱。在生產以後,這些改變會逐漸恢複,也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況。也許,要花費一段時間,才能恢複身體原先的狀況,而很可能還是適應原先懷著嬰兒時的狀態。由於腹部肌肉變弱,骨盆可能會向前傾,而引發背痛,以及在肩胛骨與背部下方肌肉的疼痛。

姿勢主要是受反射神經控製的,但是也會受到疲勞、肌肉的衰弱與心情的影響。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自己的姿態,以及在懷孕期間所造成的錯誤姿態,那麼就可以確定哪一些是必要的調適。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向,將會發現自己常被肌肉酸痛所困擾。如果長期受到肌肉酸痛與緊張所困擾,將會導致關節磨損與撕裂。

想一想,在站立的時候,體重均勻地分配在雙腳上,維持膝蓋的柔軟度,使它們不會因站直而僵硬。收縮腹部,並將臀部向內與向下收縮,有助於矯正骨盆的姿勢。將肩膀往下並向後壓,同時伸長脖子的背部,收縮下巴。良好的姿勢意味著身體各部分的平衡,以及肌肉維持某姿勢時,所需要耗費的力量。

產後乳房的變化

產後最初2~3天,會感到乳房極度膨脹,這是由於靜脈充盈,同時壓痛明顯。有時腋下淋巴結也會腫大、疼痛。

乳汁分泌一般經產婦開始較快,有的人在分娩後12小時就開始泌乳,大多數人在2~3日內。初產婦乳汁分泌較經產婦遲,平均在產褥期第3~4天開始泌乳。血液循環係統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