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一切從尊重開始,放下身架來溝通(3)(3 / 3)

像金女士這樣用孩子的分數來為自己掙麵子的父母還真不少,其實這是很不應該的。父母錯誤地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成了自己的臉麵,當孩子表現不盡如人意時,便覺得丟了麵子,並以此批評孩子,那麼孩子也隻會越來越學不好。

過去人們比吃,比穿,比誰的錢多,現在卻開始比孩子了。誰家的孩子成績更優秀,誰家的孩子更有才華,誰家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學校……把孩子的學業成績當成裝飾品,當成向別人炫耀的資本。一位媽媽說,平時她和同事們在一起談論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大家聚會的時候,也都帶著孩子。如果別人的孩子十分優秀,而自家的孩子跟不上腳步的話,大家在一起的時候,會讓做家長的很沒麵子。

喜歡用孩子的成就來為自己的臉上貼金,這是一些中國父母的陋習。當孩子在別人麵前為父母掙足了麵子,讓父母覺得臉上有光的時候,父母就會對孩子寵愛有加,大大獎勵一番;當孩子讓父母在人前麵子盡失的時候,父母又會氣急敗壞,對孩子大呼小叫。無形中,當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麵子”成了主要考慮的因素。殊不知,這也是對孩子心靈的一種摧殘。有這種心態的父母應該問一下自己:我想做的事情我的孩子也一定想做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父母的願望,這是可以理解的。作為父母,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秀,誰都渴望孩子成為自己的驕傲。於是,從平民百姓到高官巨賈,從普通工人到知識分子,工作之餘談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成績。孩子成績出色的,高聲大嗓,眉飛色舞,得意之情溢於言表;孩子成績不如人的,不是保持緘默,就是低聲歎息,總覺得自己矮人三分。因而在家裏,孩子聽的最多的話就是:“小子,好,這樣的分數為你爸媽掙得了麵子,我們總算沒有白辛苦!”或者“你真沒出息,這個分數叫我怎麼去見人?”……稱讚也好,斥責也罷,總之,在多數父母心目中,孩子的分數直接跟父母的麵子掛鉤。

孩子的學習出現了問題,理應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愛。父母的訓斥,從一個側麵反映出對孩子的放棄。這一切,都會使孩子在無形之中喪失信心。在目前的教育機製下,孩子的學習負擔、心理負擔已經十分沉重,作為父母,又怎能在孩子稚嫩的雙肩上再強加一副“為父母掙麵子”的沉重負荷呢?再說了,父母要靠孩子給自己掙麵子,不正是顯示本身無能嗎?

親子正麵溝通秘訣

為了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父母一定要糾正虛榮心,摒棄進行攀比、急功近利的心態。那麼,具體來說父母該如何做呢?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夢想,孩子也一樣。孩子並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不是父母生命的簡單重複,更不是父母人生道路的升級版本,而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把孩子當成工具,為了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把孩子當成了彌補自己人生遺憾的工具,要求孩子為父母爭麵子。實際上,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的獨立性是十分必要的。

2.不要以一次成敗論英雄

作為父母,沒有必要在考分上給孩子太多的壓力,並不是一次考試就能說明孩子的所有學習情況。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孩子偶爾的一次考砸而感覺臉上無光,孩子是需要鼓勵的,鼓勵與理解能使他們保持學習的興趣。

3.了解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

從素質發展的角度出發,配合學校教育,尊重孩子個體的差異性,從完善孩子個性的視角對孩子加以培養。多花些時間發現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對孩子的各方麵情況進行全麵分析與正確估計,在全麵了解孩子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提出合理要求。讓孩子感受到生活的樂趣與親情的溫暖,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這樣孩子才會有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