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持久學習品質的培養(2 / 2)

三、研討課堂教學結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學習興趣和持久品質齊抓並進

要想真正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應從英語課堂教學結構改革入手,從一堂課的各個教學環節中探討如何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做到課堂教學結構與學生的認識發展規律想適應,使教學生動有效地展開,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效益。探索課堂激勵方法及學習評價,探索在課堂教學結構的不同教學環節與學習過程中滲透學生成就感及自信心的樹立及持久學習品質的培養途徑與方式。

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把學生之間的差異——這一重要的課堂教學資源挖掘和利用好,因材施教,將學生已經培養出來的興趣轉化為持久學習的品質。實現英語教學真正由“一言堂”向“群言堂”的轉變,以及“討論式學習小組”向“互助式學習小組”轉變、為更多的學生能夠自信持久地繼續學好英語鋪平道路;探索英語學習小組的建立,及“學習小組長”的培養與使用;並最終實現把課外時間全部還給學生的理想,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

四、不斷探索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方法,鞏固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持久品質的養成

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主動參與的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讓課堂逐漸出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麵,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動態課堂。

“嚐試自學”是學生在已有的英語知識基礎上,在教師課前提出問題的引導下,閱讀課本或查閱相關資料,盡量自己學會新的知識的過程。“探究交流”就是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文本或材料,在教師的幫助和支持下,自主尋求或自主建構答案、意義、理解、或信息的活動過程。也就是讓學生通過一係列活動,發現規律,並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的過程。通過“嚐試自學”和“探究交流”等各種學習方式方法的配合教學,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地提升,成就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養成了持久學習英語的品質。

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常法,要想真正培養學生持久學習英語的品質,必先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這都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深入了解學生實際;研討課堂教學結構,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不斷探索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方法。教師樂於奉獻,學生必會逐漸養成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起持久學習英語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