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難顧
專欄
作者:浦永灝
作者為瑞銀財富管理北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
近期數據顯示,日本經濟正在持續複蘇,並有望擺脫過去長達十年的通縮困境。
自2013年12月至今年2月,該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平均上升1.5%,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內的核心通脹率則持續超過0.7%。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經濟複蘇也帶動了日本工業產值和出口的增長,機械訂單也在增加。此外,該國失業率還在持續走低,今年2月更下降至3.6%。東京、大阪和名古屋的土地價格則於2013年開始走高,為6年來首次實現年度上漲。
但盡管形勢好轉,日本消費者和企業卻並不信服經濟前景。由於私人消費和企業投資弱於預期,政府最近把2013年第四季度GDP增長率預估值由1%下調至0.7%。雖然薪資有所上漲,大型企業在今年的平均薪水漲幅僅超過2%,而實際家庭支出自去年9月開始增長以來,到今年2月再度出現萎縮。
零售銷售保持穩健,在1月上升4.4%的基礎上,2月又上升3.6%,但這主要歸因於4月消費稅由5%上調至8%之前的需求猛增。因此,該國通脹率升高、稅負增加,而名義薪資增長卻不足以抵消上述影響,令我們擔心其消費複蘇勢頭可能遭到破壞。這一看法與近期消費者信心疲軟的情況基本一 致。
企業方麵,我們擔心最近資本支出的複蘇或許不具可持續性。首先,日本國內長期需求的能見度差、公司稅率高企,因此企業更願投資海外產能。其次,一些企業對海外市場複蘇的可持續性也感到擔憂。最後,消費稅上調對國內消費者需求構成重大威脅,這也是日本央行近期短觀調查顯示企業景氣大幅下滑的原因。
此外,日經225指數在2014年第一季度下跌9%,是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最差者之一,而以日元計算,2013年該指數上漲60%。日元兌美元升值2.3%,也與去年同期貶值21.5%的趨勢背道而馳。上述變化反映出外國投資者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u Abe)能否維持改革(即“安倍經濟學”)的力道越來越感到懷疑。
在日本經濟複蘇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我們預計日本央行將擴大量化寬鬆規模,並作為2013年4月“安倍經濟學第一支箭”的延伸。日本央行前任行長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在最近的演講中也提出了與市場相同的看法,即徹底的經濟改革才是關鍵所在。
目前,我們尚不清楚安倍政府能否成功射出第三支箭。因為日本正麵臨人口不斷減少、生產率增速放緩的巨大困境。除非日本社會能走出“舒適區”,解決既得利益集團的供應麵問題、缺乏實施改革的政治意願和缺乏創新動力的問題,否則光靠貨幣寬鬆仍無法確保該國可持續複蘇。
鑒於日本央行加大寬鬆力度的幾率很高,我們預計未來6個月日元兌美元將進一步貶值。而隨著日元走軟、地產價格會進一步反彈。東京辦公樓的空置率已從2012年的9.4%下降至上個月的7.1%,我們預期未來兩年還會繼續下降。下一個市場催化因素將是月平均租金的提高,自2008年以來該指標就在持續下滑。我們重申以下觀點:從2014年中開始,一些優質辦公樓租金將上漲5%至10%。
自今年年初以來,日本股市下跌超過10%,原因包括對中國經濟複蘇的擔憂以及烏克蘭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與此同時,許多投資者也擔心日本提高消費稅將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但這些都不會改變我們認為從今年4月開始的新財年,日本公司獲利仍將保持強勁的觀點,盡管與本財年50%的獲利增速相比可能會有所下降。
上調消費稅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仍是日本經濟在未來6個月的重大風險。日本央行或在第二季度通過加大量化寬鬆政策力度作出回應。但如何掃除2014年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安倍政府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