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卷】第一百四十章娛鬼神(1 / 2)

神女沉思了下,想到巫山確實有一件棘手的事,他們或許可以幫的上忙,自己本也想救治他們,若是以此事來說服十巫後人,或許可行,但巫山的山規不能破,救治重瞳這件大事,還須得先行占卜才行。

畢竟是上一代重瞳封印了巫山十二峰,甚至還和十巫有過衝突,乃至於十巫後人對虞舜恨之入骨。

“這樣吧!先請聖泉峰巫讚長老,前來占卜,”神女思量之後,道:“先看占卜結果如何,隻要不是大凶,便燃起聚魂燈,招十二峰前來議事。”

靜秋拱手道:“靜秋明白,我這就去辦,”她行禮告退,一遍吩咐侍女去聖泉峰請巫讚長老,一邊親自準備占卜道具。

楚地自大荒以來與中原不同,如今中原大地道、佛影響極大,各地風俗基本混雜了道佛兩家流派,而楚地獨信巫教,巫教敬畏鬼神和天地,為了抵禦天災人禍,祈求天地的庇護,楚地有莊重繁複的巫祭禮儀,以便於求神佑助,歌舞安魂。

占卜無疑是巫山的大事,而在占卜之前必先祭祀天神,以知曉天神旨意,讓占卜結果更加真實和吉利。

巫祭最早源於大荒,那時東土大陸尚未推行教化,道家還未廣為流傳,巫教便是在中原也大有影響力,最早記載的巫祭禮儀源於夏朝,屈原的《九歌》便是根據夏朝樂歌改編,隻是《九歌》更真實的描述了楚地的巫祭禮儀。

一般巫祭必有歌舞,而在祭祀天神時,男女巫者的穿著極為講究,不僅要穿黑白相間,廣袖博帶的巫服,還需戴上鬼神的麵具,在鼓樂聲中,隨樂起舞,舞步也頗為講究,其中既帶有對天地和鬼神的敬畏,還有對美好的期盼。巫者要以赤城之心,將其在歌舞中傳達給天神。

靜秋此去忙了許久仍未歸,酒道人和吳原看著她蒲團上仍舊空空如也,一時便有些著急。

神女看在眼裏,安慰道:“兩位不必著急,隻是祭祀天神需要準備充分才好,聖泉峰的占卜術自大荒以來一脈相承,曆年來甚至還在不斷完善,如果他們命不該絕,結果自然不會差。”

酒道人和吳原謝過神女,便安靜的等待。

終於,足有半個時辰,靜秋姍姍而來,對神女道:“主上,一切準備就緒,巫讚長老也已經沐浴更衣,在殿外等候。”

神女道:“那邊開始吧!”

靜秋請酒道人和吳原到客席就坐,然後吩咐下去,巫祭開始。

大殿之上,鼓聲先起,四五名帶著青麵獠牙鬼神麵具的男巫,先行入殿,他們肢體誇張,隨著巫聲起舞,隨後十多名身著巫服的巫女,翩然入場,鼓聲緊湊,巫樂大作,巫女環侍男巫四周,跳起楚舞。

唐時的楚舞在中原也頗為流行,但那些多為宮廷樂舞,因楚地民族眾多,文化雜糅並包,因此極有特色,唐時的教坊便有很多類型的楚舞,以供達官顯貴欣賞,但民間流傳的楚舞,多為祭祀樂舞,以祭神祀鬼為主要目的,帶有十分濃厚的巫音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