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步驟讓孩子在輕鬆的狀態下愉快地學習(2 / 2)

對於孩子來說,智力的發展和身體的成長是同樣重要的,在父母的強製下被動地接受知識是不會有多大收獲的,並且這種強製性的辦法還會使孩子對學習知識產生厭惡感,讓他們從本能上抵觸。因此,斯賓塞把和兒子在河邊的運動看作是快樂教育的一部分,這項與知識傳授完全無關而與身體和情緒直接有關的活動,效果是神奇的。斯賓塞主張快樂的教育,認為教育應該讓孩子在身體上也能得到快樂。事實證明,每次在斯賓塞帶兒子運動之後,兒子對學習的興趣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大大增強。

第三,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應該是友好和鼓勵性的,而不是嗬斥的、批評的。

孩子天生對惡劣的、否定性的環境有一種逆反心理,這種反感的情緒盡管會因為害怕而有所克製,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接受任何知識都是不利的。在這種狀態下,他獲得的知識和學到的傳授知識者的壞習慣相比,後者反而更多。相反,如果是在一種友好、親昵和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可以增加孩子對父母、老師的信任感,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

本章測試:你的孩子是一個快樂的孩子嗎?

測試中的句子描述著孩子們經常會表現出來的行為,並說明他們怎樣以言行釋放著自己的快樂。在每個句子後麵的橫線上寫上你認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的數字,然後將這些數字加起來,得到總分。

評分標準:5=完全符合4=符合3=基本符合2=不太符合1=不符合1非常愛笑,走到哪裏就把歡快的笑聲帶到那裏。

2看事情總能看到好的一麵,並為此讓自己開心起來。

3無論在外邊遇到什麼煩心事,回家後都不會把不滿和委屈發泄到家人身上。

4無論功課多緊張、事情多忙,都會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放鬆一下。

5能夠找出學習的快樂所在,不單單把它看成是自己必須履行的任務。

6很有幽默感,喜歡跟人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

7喜歡跟幽默的人在一起,常常為一些有趣的玩笑大笑不止。

8遇到解決不了或讓自己氣惱的事情時,能對自己說:“明天一切都會好的。”

9喜歡和人談一些“美好時光”,並在這些回憶中體會到生活的美好。

10在學習時保持快樂的心情,並因此提高學習效率。

總分

結論:

40~50之間:恭喜你,你的孩子非常樂觀,是一隻快樂的小鳥。

30~40之間:如果你的孩子能夠更樂觀一點,他將會更快樂,你的家庭中也會充滿更多的歡聲笑語。也許有些細節你以前沒有注意到,那麼從現在開始采取行動吧。

20~30之間:你的孩子不大樂觀,也不大快樂,可能你無形中給了他太多壓力,或者你的教育方式讓他適應不了。建議你改變一下現狀,或者反省和調整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這無論是對你還是對你的孩子來說都是有益的。

10~20之間:你的孩子很悲觀,家中也很少聽到他的笑聲,如果不是受過什麼打擊,應該是你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也許你並不適合這方麵的工作,建議你請教一下專業人士,相信他們會給你一些有益的建議。

第九章 團結合作——增強力量的捷徑

團結合作是人類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沒有合作就沒有人類的今天。從古代的男耕女織到現代的集團公司,團結合作一直是社會發展的一條主線。人類越發展,社會越進步,團結合作就越重要。這是因為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隻是生產鏈上的一個小環節,沒有與別人的合作根本生產不出完整的產品,更不要說獲得成功。基於這樣的現實,父母應該努力培養孩子們的團結合作精神,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將來不會被社會淘汰,才能盡到自己做父母的責任。

要想培養孩子的團結合作精神,父母可以遵循以下5個步驟。首先,父母應該端正自己的認識,充分肯定團結合作對孩子的未來是十分重要的。隻有在此基礎上,才能邁入第二步,即幫助孩子正確理解合作的意義。第三步,父母應該多讓孩子了解猶太民族的團結互助精神,讓他們認識到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猶太民族才創造出了如此輝煌的成就,這有助於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團結合作的作用。第四步,告訴孩子要想與人合作,就要理解別人、寬容別人的過錯,隻有這樣才能實現共同的目的。第五步,在以上四步的基礎上,在家庭中教會孩子團結合作,這也可以看作是他們走向社會的一個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