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步驟培養孩子的幽默本領(2 / 2)

等孩子長到3歲大時,會發現純語言也會很有趣,會把人們逗笑。兩歲半的孩子就會對某個笑話的字麵意思笑得喘不過氣來,再過幾個月,就會被荒謬可笑的名字逗笑。剛開始他會發現叫錯事物的名字非常可笑,比如她會把“手”說成“腳”,把“狗”說成“貓”,把“爸爸”喊成“媽媽”。並且他們發現,重複這些錯誤也使笑話更可笑。

到了5~7歲時,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增強,他們漸漸明白許多詞語有多種不同的含義,開始講一些有雙重含義的謎語,進入小學的孩子轉而迷戀現成的謎語。許多孩子為能記住許多謎語和笑話而頗感自豪,經常可以看到,全班同學比賽講笑話,看看誰知道的多。

中學時期的孩子由於認識能力已經成熟,能夠看出象征意義上的不和諧性。在這個年齡段雙關語和笑話的形式更加成熟,盡管內容不一定發生變化。比如,一位11歲的學生問自己的夥伴:“鍋與便桶有什麼區別?”如果對方答出“不知道”時,他們就會嚴肅地說:“那麼,我永遠不會去你們家吃飯。”在場的孩子們都會為這巧妙的圈套大笑不止。

每個孩子都具有幽默氣質,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具有幽默本領,有些孩子就是比別的孩子更幽默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幽默可以被看成一門知識,是需要學習和培養的。父母應盡力提升孩子的幽默氣質,使孩子能同等地享受幽默,更好地應對無法避免的心理矛盾和焦慮感。為了實現這一目的,父母可以在家中為孩子創造施展幽默的氛圍,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幽默的人,還會使家庭氣氛和諧愉悅,讓孩子學會應付特定的精神問題和矛盾。

要提升孩子的幽默氣質,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玩。孩子們都喜歡忘我地投入到被大人評為愚蠢的遊戲中,比如捉迷藏、打雪仗等。在這些遊戲中,孩子們不僅獲得了快樂,還會在與夥伴們的笑罵中提高自己的幽默本領。因此,父母應鼓勵孩子參加這些遊戲,就像鼓勵他們要努力學習一樣。

當父母感到壓力沉重、精神緊張時,可以在孩子麵前利用自己的幽默,比如拿孩子逗趣兒,在親子的笑聲中丟掉所有的煩惱和憂愁。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將敵意的諷刺和挖苦與非敵意的幽默混同起來,更不可把敵意的幽默用在欺侮和侵犯等行為上。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區別敵意的和非敵意的幽默,這樣有助於培養他的容忍力和尊重他人的品質。在鼓勵孩子了解自己的憤怒情緒和霸道心理的源頭時,還要鼓勵孩子尊重他人的感情。另外,許多缺少幽默感的孩子還表現出害羞和孤僻,父母可以利用小醜的遊戲來增加他的幽默感。

總之,父母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幽默氣質,讓幽默陪孩子的一生,讓幽默幫助孩子擁有更多的朋友,讓幽默幫助孩子生活得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