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步驟為孩子提供快樂的力量(1 / 2)

洛克菲勒是聞名世界的美國洛克菲勒財團的創始人,他雖然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家,但卻成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在他剛滿16歲的時候,他就開始做全職工作了,並在幾年以後成功地在克裏夫蘭開創出第一片天地。在教育兒女方麵,洛克菲勒獲得了一個對孩子要求苛刻、嚴格控製孩子零花錢的名聲。

1897年,洛克菲勒惟一的兒子小約翰從布勞恩大學畢業,開始在父親設在紐約市的標準石油公司的總部上班。小約翰非常明白父親希望他能早日獨當一麵,所以也非常刻苦地工作。1899年,小約翰在和朋友一起休閑旅遊時收到了父親寄來的信:

“當得知你在這段假期過得很好,我和你母親都十分高興,而且我們一直都希望你能抓住這個機會好好地放鬆一下,你在需要的時候也的確要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節奏。我們都非常想念你,但我們依然覺得你做出這項決定是十分明智的。刻苦努力地工作固然必要,但在一定的時候也要學會放鬆自己,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以外的領域,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鬆,這樣才有助於你在以後的日子裏更好地工作。

“我的確希望你早日成才,這是對我們做父母的最大的安慰和回報,自信就像一種生長緩慢的大樹,但對於你來說,它倒成了幾年前就深深植根於大地的植物。令我們喜出望外的是,無論你走到哪兒,無論你做什麼事情,我們都對你十分放心。但我們依然想提醒你適當地學會放鬆自己,要知道一根弦總是繃得太緊是會斷的,有張有弛才會更長久。”

在這封信裏,洛克菲勒以飽含深情的語調,讓兒子學會放鬆自己、懂得一張一弛,其實是想讓孩子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在快樂中養成積極樂觀的精神。樂觀與快樂是一種性格或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較有利的一麵,期待最有利的結果。教育學家認為樂觀不但是迷人的性格特征,還有更為神奇的功能,能使人對生活中的許多困難產生心理上的免疫力。樂觀的孩子不易患憂鬱症,他們更容易成功,身體也比悲觀的孩子要健康。如果一個孩子在漫長的人生中能持樂觀的態度,那麼他就能生活得更有質量。

寫給父母

給予孩子快樂力量的4個建議

父母通過家庭傳遞給孩子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在這種力量的幫助下,孩子所有的煩惱都會被克服,在快樂的包圍下快樂、幸福地生活。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裏開頭的兩句話是這樣寫的:“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著名的教育家斯賓塞認為這兩句話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同樣可以使用:成功的孩子大致是相似的,而失敗的孩子卻各有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