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要遇到各種挫折,沒有困難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因此,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挫折,培養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是必要的。
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孩子為了一點小事就傷心落淚;因考試分數不理想,或者因為家長、老師批評了幾句,就離家出走;甚至因被人誤解,也會產生輕生的念頭。如此多的現象及後果實在讓人痛惜。
1999年的一個星期天上午,某省重點中學的許多教室裏仍有學生在補課。初二(三)班的第五節自習課上,有不少學生在吵鬧,教室裏顯得很亂,隻有李浩仍在學習。班主任老師猛然推門進來,這時坐在李浩前排的張強正轉過頭和後麵的楊楊說得熱鬧,李浩被夾在兩個說話人的中間很是不舒服。結果老師徑直走到李浩麵前說:"上自習課怎麼能說話,你不學習還要影響別人學習。"李浩向老師申辯自己沒有說,沒想到老師立刻說:"你不是學習的料兒,不會學好的。星期一到政教處報到吧。"李浩以為要開除他,而且老師當著全班60多名同學的麵這樣評價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打擊,反反複複就是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不白之冤,又想到被開除後沒臉見同學和家裏的人,李浩感到無比恐懼。
晚上7點多,他在校外的一家藥店買了5片安定片,想吃藥自殺,以證明自己的清白。由於藥量不夠,李浩得以幸免。第二天早上6點多醒來,李浩又想到被開除後沒臉見同學和家裏的人,那種強烈的恐懼感再次產生,他又買了10片安定片打算繼續服用。在校園徘徊的時候,他被該校一名職工羅某碰到。在羅某的勸說下,李浩找到了班主任李老師。李老師見到李浩就說:"你不敢去政教處報到?"再次感到被羞辱的李浩跑回宿舍服下了剛買來的10片安定,想一死了之。幸虧在課間操時,同宿舍的幾名學生發現李浩躺在床上昏迷不醒,撥打了120急救。經搶救,李浩脫離了生命危險,避免了慘劇發生。
李浩的生命脫離了危險,但這件事給他內心留下的傷痕,也許是終生難以彌補的。夜裏睡覺時,他常常會驚醒並喊道:媽媽,我怕。白天隻要看書就頭暈,所以李浩好久都沒去學校了。從那以後,家庭往日的生活和幸福的歡笑也隨之而遠去了。
倘若李浩有一種抵抗挫折的能力,他的感情就不會這麼脆弱,這一切可能就不會發生。究其根源,這種結果與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獲得對挫折的適應力有直接關係。現代的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父母總想方設法排除一切幹擾,讓其順利成長,從而缺少甚至從未經曆過挫折和磨難,那麼適應力從何而來?遇到挫折又怎能承受?沒有應對挫折的能力,人生的理想又從何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