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分配時間的方法
●教孩子不放棄時間,最好的辦法是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比如將每天必須做的事製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當然這個時間表要與孩子商量而定,取得孩子的認同,符合孩子的興趣和特點,不能一下子對孩子要求過高;還要考慮到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麵,不僅有學習、勞動、休息,還要有孩子的娛樂和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孩子才可能有積極性去做;製定這個時間表是為了有個約束,更合理地利用時間。所以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實行的情況以及客觀條件的變化不斷調整完善,體現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製定時間表不是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計劃上,關鍵是要在行動上有所反映。父母要對孩子的執行情況以肯定成績為主,予以及時的評價,提出建設性意見。父母督促孩子一段時間,以後使孩子逐步養成習慣,成為自然。
●把握時間還有另一方麵就是教孩子巧妙地利用時間。比如,洗衣服、做衛生時同時聽外語或聽音樂;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些室內健身運動;與父母一起做家務事時,聊聊天、談談心、共同探討一些感興趣的問題等等。隻要開動腦筋,日常生活中會不斷學習或總結出許多科學、合理利用時間的辦法。
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對此開始關心,逐漸認識到如何讓孩子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學會合理利用時間,不僅是保證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還是成才教育的一項基本訓練。這種訓練應當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上小學的孩子已懂得了昨天、今天、明天,認識了年、月、日,並隨著年齡的增長,時間觀念不斷增強,但他們還沒有真正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沒有時間的緊迫感,沒有學會安排和利用時間。因此,父母應幫助孩子克服淡薄的時間觀念所造成的一切不良習慣,必須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培養孩子養成惜時、守時的良好習慣,重視幫助孩子合理地利用時間。
我們給父母的建議
●製定一個時間表。在家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上學,什麼時間放學回來,什麼時間休息、睡覺,複習功課用多長時間等等,要通盤考慮,合理安排,忙而不亂。要教育孩子認真遵守,持之以恒。
●利用零碎時間。茶餘飯後的零碎時間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然而,合理而充分地利用這些零碎時間,背記一些單詞、詩文,是很有益的。
●教育孩子有責任感。什麼時間,幹什麼事,要有明確目標,力爭今日事今日畢,不要等明天。
●時間安排要有張有弛。不要把時間全部都安排在學習上,連星期天也不準許玩。要有勞有逸,勞逸結合。要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比較多地安排玩耍的時間,以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要充分利用最佳時間。兒童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尚不完善,比起成人來,容易疲勞。他們記憶力好,但不宜進行過長時間的學習。一天最佳的學習時間,是在上午9:00~11:00,下午3:30~5:30,但在中午應讓孩子有兩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晚上做作業,複習功課,但不宜時間過長。時間過長,會影響孩子入睡。
●要及時檢查對時間的使用。有了一個時間表,可以使孩子學習、生活有秩序地進行,但要注意及時檢查。
●要掌握一些技巧。父母對孩子提出時間上的要求時,還要有意識地學習掌握一些技巧。比如,在孩子沒有完成作業但非常想出去玩的時候,他對於書本早已心不在焉了。這時如果還對孩子說“再寫10分鍾”或者“做功課做到4點為止”,這隻會增加孩子對時間的焦躁不安之感,他會不時地看表而根本沒把功課放在心上,就是在寫作業也會是心慌意亂,錯誤百出。所以在這個時候,不妨采用把學習時間改變為學習量的方法,比如:“再做一頁練習”“再背一段課文”,這就給孩子一定的讀書量,使他把精力轉向這個一定的量,於是對時間的注意也就逐漸淡漠了。
三、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良好的作息習慣對孩子的一生身心健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實踐告訴我們,凡是那些能夠按時睡覺,按時起床,按時就餐,按時學習,按時活動的兒童,大多是身體健壯,學習成績優良,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從另一個角度看,良好的作息習慣是具有“時間觀念,效益觀念”的具體體現。父母要讓孩子從小認識到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要使孩子們真正懂得時間與成才、效率與成功的關係。這一點是新型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良好的作息習慣的形成有利於孩子們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需求
劉倩是一個時間觀念特別強的孩子。
她不算太高的個子,一張天真的娃娃臉,十分樸素的著裝,按照現在許多追星、前衛的中學生觀點,她簡直有點土。然而,當今年中考劉倩以581分的好成績成為石家莊市中考第一名時,許多周圍的人開始對這個不起眼的小姑娘刮目相看。
劉倩說,自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正確的效率觀念和時間觀念。她一直認為,老師們在課堂上講的東西,都是他們多年經驗的結晶,因此,她從不肯錯過課堂上每一個有用的信息,從不願拉下每一點精彩的內容。這種正確的態度使她在學習上受益匪淺。與此不同,她的不少同學上課時思想開小差,過後在不安和自責的情況下加班加點或在家中開夜車,這必然造成第二天上課聽講時的無精打采。劉倩認為,這樣惡性循環的疲勞戰術和時間耗時戰術必然會事倍功半,每天22:30一過,隻要已經完成作業,她都會躺在床上休息。按她的意思,在桌子前坐一個小時,就要收到一個小時的效果,學到一個小時的東西,不然,空坐在那裏耗時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劉倩一直認為,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功和媽媽的幫助是密不可分的,雖然媽媽隻是一個單位的實驗員,文化程度並不高;雖然隨著自己所接觸知識的加深,媽媽在每個學習題目上並不能給予具體的指導。然而,媽媽觀念中許多十分樸素的道理卻早已滲透到了女兒的日常學習中。別人的父母都是用小鞭子抽著自己的孩子學習,而劉倩的媽媽卻總是在每天22:30過後催女兒睡覺。
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我們給父母的建議
●首先要樹立孩子的時間觀念。要培養孩子做事專一,抓緊時間的習慣。
●注意讓孩子早睡早起。這有利於孩子有充分的睡眠,保證孩子的身體發育。
●注意讓孩子能精力充沛地學習,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注意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安排好孩子的業餘生活,保證孩子的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