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學會溝通——讓孩子學會合作(2 / 3)

這樣的經驗教訓是深刻的。埃迪知道由於自己的疏忽,不但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別人,使這次的活動大為遜色。這時爸爸並沒有說一句責怪埃迪的話,但整個形勢本身對他的教育已比任何話語更有效。媽媽和爸爸有沒有想到埃迪會忘掉一些東西呢?完全可能,或者說是在他們的意料之中。如果爸爸出麵督促埃迪按列的單子準備,讓威爾遜去做,情況會怎樣呢?首先埃迪會感到爸爸不信任他有能力料理這件事,自尊心會受損;再者爸爸反複督促,會使埃迪感到很大的行動限製,有為人所驅之感。這兩項加起來就會產生抵觸情緒,極可能甩手不幹,或與爸爸短兵相接一場,讓大家都不愉快,最後所有的事情還是需要媽媽來做。爸爸即使成功地迫使埃迪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了準備,野餐因此而毫無缺憾,但埃迪並沒有學到任何經驗與教訓,反倒加深了對爸爸的強製方法的反感。

埃迪父母選擇不參與的方式是明智的。盡管這次野炊因埃迪的遺漏受到一些影響,但對埃迪的成長卻有深遠的影響,這使他懂得作為集體一員應具備的責任心,懂得做事要認真有程序的道理。

與人合作的能力,已成為當今世界人才的應具備重要素質之一。目前由於孩子中獨生子女數量大大增加,任性、脾氣大、與人合作能力差成為孩子中大多數人心理品質上的弱點。有些父母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對他們百依百順,使這些孩子隻知道自己,很少想到別人,逐漸養成了“以我為中心”的不良心理狀態。

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能力,我們給父母的建議

●應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氣氛。一個整天爭吵不休的家庭,很難造就出一個具有和諧人際關係的孩子。父母必須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得恰當、合理。對鄰居、對同誌、對來客都要熱情、平等、謙虛、有禮貌。孩子會以父母為楷模,逐步養成尊重別人、愛護別人的良好品德。

●要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則上為人處世,告訴孩子不管對誰都應樹立平等的觀念。要讓孩子懂得,在人格上,人與人之間永遠是平等的。遇事要無私,要言而有信。隻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互相信賴、和睦相處。特別是要教育孩子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尊重他人,不輕易地懷疑、怨恨、敵視他人。

●要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那些“以我為中心”的孩子,開始在集體活動中很難與同齡夥伴和睦相處,隻有碰了幾次釘子以後,才會意識到在集體活動中一定要想到他人,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與他人相處的經驗。

●訓練孩子合作思維的方法。要使孩子所想的不僅僅是自己需要什麼,而是整個活動、整個家庭需要什麼,訓練孩子的合作思維法,父母不無限度地遷就孩子的願望,盡管有時這種願望本身是合理的。

●保證孩子受鍛煉的機會。孩子們從小在家庭中學到的知識、培養的精神,都會滲透到他們的性格中去,而在長大後帶入社會。一個懂得合作精神的孩子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並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麻煩,產生更多的困難,甚至會無所適從。

三、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懷——讓孩子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父母要培養孩子寬容的美德,教會孩子對別人的錯誤、過失表示諒解和寬容。父母在孩子出現品德過失的時候適當地給孩子以諒解、寬容,往往比對孩子一味地批評處罰,更能讓孩子心悅誠服,給孩子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