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學會寬容,學會做人(1)(3 / 3)

經過王菲這件事後,我不由地反思: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假若隻盲目地對學生置之不理,或者“整”學生,那不是也成了故事中的那隻“貓”嗎?況且我想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而我和王菲之間也會變得像故事裏的貓和老鼠一樣,成為永久的敵人,並且,也許我還會在無形中斷送一個學生原本美好的前途。我想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應當拿出一位教師、一位長者的寬容和大度,給我的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需要學會認真傾聽每一位學生的心聲,使“老鼠”在對“貓”心懷敬重的同時,也能敞開心扉,與“貓”成為真誠的、永遠的朋友。

四、讓我走近你

博琛

中考完畢,我在黑板上出了個題目:如果再有機會教你們,你們將希望我怎樣做?答案算是學生們給我的特別留言。

有一女生寫:“有一天,我記得自己情緒特糟,想下了課後回宿舍在被子裏大哭一場。可在課間休息時,你走下講台來和我聊天,還表揚我。我的情緒一下子好了起來。於你也許是不經心的一句話,卻給了我溫暖和力量。我很感動,可你再也沒有在我身邊停留過,再沒有和我說過話,令我十分遺憾。我想在我遇到煩惱時能找你傾訴,有幾次想問你的電話號碼,但我沒有勇氣。如果再有幸做你的學生,我渴望你更能走近我!”

另一女生寫:“有一次課間休息時,你走下講台,我望著你,希望你能停在我身邊,或許我的目光你看到了,你竟真的停在我身邊,問了我許多生活和學習上的情況。老師你知道嗎,僅那樣幾句話語,就足使我覺得很溫暖。我們這些背井離鄉出外求學的孩子,是多麼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親近啊!然而你走下講台走近我們的次數太少太少。假如你再教我們,我渴望老師能更親近我們!”

又一個男生寫:“假如有機會再做師生,我希望老師能走近我!你教了我們一學期的課,可你我之間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這也許不能完全怪你,你教如此多的班,一個班又如此多的人,很難照應到每一個學生。有幾次我們在宿舍裏談到你,說你有很標準的普通話,我們不知你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同學們委托我來問問你,我也一直等著你有機會走近我,我想一個學期你總會有一次走近我的機會,遺憾的是沒有。”

我滿懷自責地想:我是能夠、也應該更走近學生的!

孩子們我很想對你說:我要走近你!走進你探尋的目光,走進你渴望的心靈,走進你的煩惱,走進你的迷惘,並為你送去一絲春雨,一縷和風,一束陽光。

然而,我已經沒有再教這批學生的機會了,已經沒有再走近他們的機會了。所幸的是,我還會有一批又一批可以走近的新學生。

五、“伊妹兒”風波

張紅

我習慣於用電子郵件來了解班級,了解學生。他們或尋求幫助,或反映各類情況,或傾訴煩惱。因而,我會常常收到學生們形形色色的電子郵件。然而,一封不同尋常的“伊妹兒”打破了我內心的寧靜。

“你他媽的趙老師”,這就是“伊妹兒”的第一句,接下來的那些從不良書籍或網站“copy”下來的汙言穢語令人作嘔,更讓我觸目驚心。我先是震驚,然後是擔憂。我震驚的是孩子受如此之深的黃毒,憂的是由於設置名,我無法挽救這迷途的孩子!冷靜思考之後,我小心翼翼地回複:

親愛的孩子:

你現在好嗎?你的來信我收到了。讀後很替你擔心。相信給我發完信件後,你也很惴惴不安吧!畢竟你隻是個14歲的孩子,老師是不會生氣的。你遇到什麼麻煩了嗎?我真誠地想幫助你。我正努力找到那把能夠打開你心門的鑰匙!

你的趙老師

輕敲回車鍵,郵件發送成功。作為老師,我有責任幫助他走出迷途。接下來我付諸行動,查清發信人。

一步:借蛛絲馬跡,尋羔羊於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