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聽著新鮮也紛紛湊了過來,要知道漢軍向來以步卒為主,而晉軍因為占有西涼和北方,占有充沛的馬源,組建了令蜀漢和東吳望而生畏的重甲鐵騎。在蜀漢軍隊與魏軍(後來是晉軍)的交戰過程中,難以占得上風,缺少精銳騎兵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當年諸葛武侯研製連弩,並依托蜀道艱險方能與魏軍相持。
劉盛調集長槍兵、連弩兵、刀盾兵和輜重兵各一個千人隊,占據演武場南側,輜重兵和連弩兵首先將輜重車和弩車,布成弧形麵北紮陣,輜重車上多置沙土,並以繩索相連,弩車居於輜重車空隙之後,形成第二道車陣,長槍兵和刀盾兵藏於輜重車和弩車之後,剩餘連弩兵手持輕型連弩置於弧形中心。
整個陣形由行進的方陣編為新月陣耗時不到半個時辰,劉玉看過陣勢,大為振奮,雖未經劉盛講解,卻也早已窺出其中奧秘。站在一側的趙信更是連番較好,說道:“此陣部局,一來可以利用戰車和弩車形成屏障阻止騎兵衝擊,又為長槍手和刀盾手提供掩體,免遭弓騎兵射殺。二來長槍兵和刀盾兵占住外圍又可以保護陣中的弩兵。三來陣中的弩兵可以向陣外拋射箭雨,遏製騎兵衝擊,陣形又成弧形,可擋三麵來軍。隻是大陣後方略顯空虛,若是引一軍從後方突襲,此陣怕是難以抵擋。”
劉玉聽罷不語,目視劉盛。
劉盛言道:“趙將軍所言甚是,小將與韓忠設計此陣之後,也深知此陣不足,若是將陣形設為圓形,陣中的輜重車和弩車頗顯不足,為此事而大造車兵,又花費過巨,我軍初建,頗不適宜。所以,小將設想隻是將此陣用於背水或北山一戰之時。還請各位將軍一起參詳,如何能將此陣在上一層樓。”
趙信聽罷也是默然無語,隻是言道:“此陣法,進取雖有不足,固守待援倒也可以。軍士若能操作純熟,或在一兩刻之內完成布陣,對抗騎兵倒也不失為一種手段,且又不需要各軍增加專門兵械,可以在各軍中加以推廣。”
劉玉自是早已窺透陣中奧秘,又見眾人多無反對意見,才說道:“此事便由趙將軍和盛兒負責,在各營加強演練。”自此各營便是日夜操練不停。
漢軍在南中穩步發展的同時,晉國自然也沒有停歇。先是武威太守馬隆平定了西北鮮卑族的叛亂,接著司馬氏又掃除了內部幾股曹魏的殘餘勢力。雖然在步闡之戰中為東吳所拜,但是晉軍一統江南的步伐並沒有減慢。公元276年,晉國鎮南大將軍羊祜上書武帝司馬炎,舉薦王睿複任益州刺史,大造水軍為滅吳做準備。
王衛得知兄長複任益州之後也急忙寫信告知王睿南中漢軍的情況,希望王睿再向朝廷上書多撥兵馬錢糧。
正準備麵聖辭行的王睿拿到書信後,略一思忖。便吩咐下人備車進宮麵聖。
王睿進宮之時,晉武帝司馬炎正和太尉賈充、中書令張華、車騎將軍羊祜一班重臣在北宮崇政殿議事。
早有宮人報知司馬炎王睿求見。正為伐吳之事而頭疼不已的司馬炎,一聽王睿前來,心中便有了一番計較。原來,司馬炎繼承大統之後一心想統一南北,建立不世功勳。自蜀漢滅亡之後,消滅孫吳政權的籌謀就一直盤旋在他的心頭。近幾年,他更換了一批晉吳邊境州郡的長官,任命羊祜為都督荊州軍事,坐鎮襄陽;任命衛礶為青州都督,鎮守臨淄;任命司馬伷為都督徐州軍事,鎮下邳;任命王渾都督揚州軍事,坐鎮壽春;任命司馬亮都督豫州軍事,坐鎮項城;以左將軍胡奮都督江北軍事,幾乎完成了對東吳政權的軍事包圍。而羊祜推薦王睿複任益州刺史則是完成對東吳最後的包圍。但是,朝中大臣對於伐吳之事的看法卻始終沒有統一,尤其是以太尉賈充為首一班大臣多次在朝議中反對伐吳之事。
王睿走進大殿向司馬炎行李後,又和殿中的其餘大臣一一見禮。王睿正欲開口向司馬炎敘述南中之事並辭行。司馬炎卻首先開了口,說道:“王愛卿來的正好,朕正與諸位臣工商議伐吳之事,你也一起來議議。”隨即麵向羊祜道:“張愛卿,你接著說。”
張華拜道:“陛下,當前吳主孫皓剛愎自用,昏庸無能,朝廷奸臣當道,忠臣勇將不得起用,偏安東南一隅而已,早已不是孫仲謀時如狼似虎的東吳了。而我大晉確是君臣一心,寬刑薄賦,人才濟濟,且獨占天下十二州,兵馬錢糧無不遠勝東吳。若是此時征伐隻需大軍二十萬,必可畢其功於一役,成就天下一統。”
隻聽張華話音未落,太尉賈充便拜道:“啟稟陛下,羊將軍所說固然有理,但微臣也有一言,請陛下察之。陛下順應天命登大位已近十年,期間與民休息,勵精圖治,使得官倉多存錢糧,然近幾年先有遼東公孫氏之亂,後有涼州鮮卑族聚眾造反,與吳軍也時有接戰,去年更是有南中漢軍餘孽為禍益州,府庫之中的存糧早已十去七八,伐吳之戰若需動用二十萬大軍,恐糧草難以接濟。況且吳軍占據長江天險,長於水戰,羊將軍怎敢擔保水戰東吳定能取勝?”
大司農劉耀亦起身道:“啟稟陛下,誠如太尉所言,去歲馬隆將軍征伐涼州,王衛將軍攻伐南中損耗不少錢糧,如今各地官倉皆不充裕,尤其益州、涼州和邊界各州存糧難支一年。總是太倉和洛倉存糧亦不足一半。”
羊祜起身道:“啟稟陛下,伐吳之事本也不是急於一時,吳國立國數十年,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攻破。如今陛下已經吩咐諸將鎮守各州,可先命令各部加強水軍操演,做好準備。至於存糧積粟之事但有兩三年時間即可促成。至於水戰之事太尉亦不必過慮,破解東吳水軍之人就站在這裏。”說罷目視王睿。
王睿見羊祜如此說,自己早已心知肚明,他自己本就是支持伐吳的,自己這次之所以複任益州刺史也是為了伐吳做準備。
司馬炎道:“王愛卿,此次你複任益州刺史,可知為何啊?”
王睿道:“臣下雖是魯鈍,但願為陛下肝腦塗地。”
司馬炎道:“何用愛卿肝腦塗地,且說說你這益州刺史要怎麼幹?”
王睿道:“啟稟陛下,益州占據長江上遊,而東吳距下遊,臣計劃大造樓船、巨筏,而後順流而下衝破吳軍水道江防,如此,吳軍的長江天險便化為烏有,而且益州原有蜀漢降軍,隻要加以操練,必可與吳軍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