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優化孕前的生活環境(1 / 3)

選購愛巢,莫忽視周邊環境

為了讓未來寶寶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溫馨,在懷孕之初,你可能決定買房,或者換一套更大的房子。這時,你可能對房屋格局、建築質量等特別在意,但現在要提醒你的是,挑選好了自己的容身之所後,也千萬別忽略了住房的周邊環境,因為這對你來說,與購房是一樣重要的。住宅外的環境主要包括噪音、電磁輻射及有害化學物質、綠化程度及空氣質量。下麵就來介紹一下它們與你生活的密切關係:

(1)噪音

所謂噪音就是會引人煩躁或由於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在日常生活中,噪音主要來源於交通運輸鳴笛、建築施工噪音、工業生產噪音以及音樂、舞廳等。噪音會損傷聽力,影響情緒,造成血壓升高、引發心髒病,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帶來很大危害。1994年頒布的《城市區域環境噪音標準》中就規定,居民區白天噪音不得超過55分貝,夜間不得超過45分貝。所以,在你選購新居時,最好留意一下小區是否靠近交通繁忙的路段、周邊是否有加工工廠、樓下是否有歌舞廳等,以免日後因噪音給你及全家帶來危害。

(2)電磁輻射及有害化學物質

要預防輻射和化學物質的危害,你就要對住宅的周邊環境做更深入的調查了解。在購房前,先要看看小區周邊有沒有此類的工廠或是研究實驗基地。假如以前有或剛剛搬離不久,你也需要慎重考慮一下,因為有害的化學物質不僅會汙染空氣,還會汙染地下水源。這些隱形毒素的存在,都是你生活的隱患。

(3)空氣質量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到城市的郊區居住,一是因為房價低,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郊區的空氣質量更好。隨著環保腳步的加快,我們居住的城市空氣質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你在選購住房時,仍要特別留意小區周邊的空氣質量。要遠離那些冒著煙霧的加工廠,以防空氣汙染帶來的毒素影響你的身體健康。

(4)綠化程度

如果小區的綠化好,鮮花遍地、樹木成林,那麼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就會相對減少,給人體帶來的舒適感就會增加。

總之,一個好的居住環境包括兩個方麵,內環境和外環境。內環境就是指你的居所,外環境則是居所以外的地域。沒有一個良好的外環境,你的內環境便得不到保障,從而,自身健康也得不到保障。因此,選購住宅時,千萬不要忽略居住區的環境。

孕前居室不宜裝修

剛裝修的新房空氣中含有很高的有害氣體,如甲醛、苯氫等;還有在室內起裝飾作用的石材、瓷磚等可能也會含有放射性物質,這些有害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的傷害,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反複發作,甚至癌症。這些有害物質更會對準備懷孕的夫妻雙方造成身體傷害進而引發不孕以及使受孕胚胎產生畸變,對孕婦及胎兒生長發育產生無法彌補的傷害,可能會導致孕婦流產、胎兒畸形,嚴重的可以誘發寶寶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白血病等疾病。所以,孕前夫妻都要遠離新裝修的環境,從準備結婚那一刻起就時刻關心居住環境的健康。

(1)在裝飾居家環境時,要輕裝修、重裝飾,可以多從家居的配色、家具的樣式、物品的擺放等方麵開創思路,以彰顯自己的品位與個性。居室的布置盡量簡約、自然,減少人為地製造汙染源。

(2)在選擇裝修材料時,一定要選用無毒或少毒的材料,請綠色環保的裝修公司來施工,交工時查看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報告。

(3)房屋裝修好以後,不要立即入住,最好通風3個月以上。

(4)在入住前最好能夠請環保機構來檢測一下室內的空氣狀況,空氣質量達標後才可以安全入住。

居室使用空調應注意通風

有關專家指出,目前,人們對室內空氣汙染認識不足,以致出現室內吸煙的汙染、裝潢裝飾材料的汙染、電炊具使用過程中而形成的輻射——放射性汙染等。如果室內裝修極端考究、過於密封,再加之通風設施差,室內外空氣交換能力減弱,使這些本來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的汙染因素,變得過於集中。還有那些吸附在地毯、窗簾等物體上的蟎蟲,肉眼看不見的真菌之類的微生物,也形成了新的汙染源,被窗簾封閉在室內。如果室內不使用空調,而是開窗門通風,室內這些汙染就會大大減少。而在使用空調的房間,這些汙染物再加上空調產生的汙染物統統集聚在室內,室內空氣的汙染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開空調的房屋門窗緊閉,而且運轉過程中的空調所提供的是再循環空氣,同室外空氣相比,缺少人體必需的負氧離子。所以,人體在室內呼吸到的空氣很不新鮮,降低了人體抵抗力。又由於室內外溫差懸殊,如果人們頻繁進出於空調房間,忽冷忽熱,也對身體健康不利。奉勸那些隻圖一時涼爽的人在使用空調時,注意合適的溫度,室內溫度不宜過低,有利於防病、有利於優生。

孕前保證室內空氣無汙染

空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命資源”,我們的家也是這個環境中的一部分。這就需要我們有效“管理”好家裏的空氣,讓全家人生活在空氣清新的宜人環境裏。

(1)如果室外空氣汙染嚴重、沙塵滿天,空氣質量預報在“良好”以下,空氣中充滿了大量塵埃、工業廢氣、汽車尾氣,這時要盡可能關閉門窗,減少由外入內的汙染,並且考慮使用空氣清新器。

(2)在秋冬季這樣的幹燥季節裏,使用空氣加濕器要注意每日換水,最好注入純淨水或冷開水,以防水中綠膿杆菌滋生而汙染空氣。

(3)打掃家裏的衛生時,一定要盡量采用濕式的掃除方法,避免揚塵,比如采用濕抹布擦拭灰塵等。不要使用塵撣、幹抹布之類的工具打掃衛生,這樣做隻是讓灰塵“大搬家”,更多地飄在空氣中,反而造成汙染。

(4)在陽台上養植物是淨化空氣的好方法,因為植物葉片會吸收輻射熱,空氣中的灰塵也會被吸附。一小盆吊蘭養起來也很容易,淨化空氣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很多綠色植物都是我們的“綠色天使”。

(5)室內植物固然可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但也不宜太多,以免造成微生物滋生及過於潮濕。

(6)平日裏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加強自己抵抗環境汙染物的能力,補充抗氧化物。抗氧化物可以保護身體、減少室內化學物質的刺激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