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鍛煉好處多
懷孕前適當鍛煉可以增強母體體質,同時促進機體代謝,具有協調和完善全身各係統功能的作用,而且還能提高性功能,以便為受精卵提供優質的卵細胞。在運動過程中,由於神經係統和垂體功能的調節,各類性激素分泌增加,使得卵巢、子宮、乳房等性器官的功能發生一係列變化,為胚胎組織的生長和發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懷孕前的一段時間內,若能進行適宜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與運動,不僅可以促進女性體內激素的合理調配,確保受孕時女性體內激素的平衡與精子的順利著床,避免懷孕早期發生流產,而且可以促進孕婦體內胎兒的發育和日後寶寶身體的靈活程度,更可以減輕孕婦分娩時的難度和痛苦。
實施一個完善的孕前運動計劃不僅可以使產後身材的恢複事半功倍,還可幫助產婦提高肌肉質量和關節的穩定能力,保護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從而更好地保證孕婦的健康,減少和避免妊娠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發病率。呼吸控製的練習,還能減少生產時的疼痛,幫助產婦順利分娩,使寶寶的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多做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血液的含氧量,滿足懷孕期間胎兒在孕婦腹中對氧氣的需要。而在懷孕前做一定量的腰腹運動,還會對產婦產後的形體恢複有很大的幫助。
相比孕中與產後運動,孕前鍛煉沒有孕中運動的潛在危險性和產後運動的機體被動性以及低效性,能把母體的各項機能調節到最佳狀態,為寶寶提供一個良好的胚胎環境。
孕前運動還可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專家指出,在孕前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比孕期加強運動、避免營養過剩更有助於預防妊娠糖尿病的發生。與懷孕前很少活動的婦女相比,在孕前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婦女發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險性要低。這是因為孕前適當鍛煉能夠穩定體內激素的分泌、減少胰島素抵抗,進而降低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危險性。
同時,丈夫適當的體育鍛煉還可以提高身體素質,確保精子的質量。因此對於任何一對計劃懷孕的夫妻而言,應該進行一定時期的有規律的運動後再懷孕。
孕前堅持進行健身運動
孕前身體素質的提高,最關鍵的是要經常堅持進行健身活動。如果經常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就能為下一代提供較好的遺傳素質,特別是對下一代加強心肺功能的攝氧能力、減少單純性肥胖等遺傳因素能產生明顯的影響。
(1)了解自己的體能
在開始孕前運動之前,首先要對自己的體能有所了解。簡單的方法是看一看你是否能輕快步行15分鍾而不氣喘籲籲。另一種方法就是早晨醒時測試一下休息時的脈搏。用食指或中指輕輕按壓,感受脈搏跳動,如果每秒在70次以內說明你體質狀況良好,在80~100次之間表明你體質下滑,如果跳動100次或更多表明你體質較差。
(2)運動以後再懷孕
對於任何一對計劃懷孕的夫妻而言,應該進行一定階段有規律的運動後再懷孕。例如,夫妻雙方計劃懷孕前的3個月,共同進行適宜與合理的運動或相關的體育鍛煉,如慢跑、柔軟體操、遊泳、打太極拳等,以提高各自的身體素質,為懷孕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別是體重超過正常標準的女性,更應該在計劃懷孕前準備好一個周密的減肥計劃,並嚴格執行。丈夫應該幫助自己的妻子合理安排飲食,與妻子共同鍛煉身體,達到懷孕前身體素質的要求。
(3)運動無處不在
如果你以前並不經常鍛煉,那麼就不要急於開始大運動量的練習,可以從常規生活的一些細小變化開始。這些變化會提高你的基本健康狀況。比如上班或逛商店的時候爬樓梯而不要乘電梯、回家的時候跑步上樓,就是在電梯上也要多活動一下。這些都會消耗脂肪,並全麵提高肌肉的柔韌性。
或者你可以改變一下外出旅行的方式:每周騎自行車出去旅行一次,不要再駕車;走路去車站,提前1~2站下車,然後走到目的地;改變一下通常周末散步的方式,一口氣跑上5分鍾,然後再交替進行輕鬆的散步,這樣效果會更好。
孕前進行有氧運動
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有氧運動也稱有氧代謝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也就是說,在運動的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從而達到生理上的平衡。有氧運動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長。要求每次鍛煉的時間為30~60分鍾,每周堅持2~3次。記住,要持之以恒。有氧運動能將人體內的糖分充分分解,並能消耗體內脂肪,還能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常見的有氧運動項目有步行、慢跑、滑冰、遊泳、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做韻律操等。
(1)散步
可根據自身的體質選擇不同程度的速度,中速以上的快步運動收效明顯。快步走能增加肌肉活動次數,使腿部肌肉強健發達,並能較好地促進腿部血液循環。快步走可模擬競走步態,步幅可自行掌握,以不過分吃力為限,步頻不能小於每分鍾120步。
步行應在飯後40分鍾後進行。行走時,應著軟底、透氣、寬頭、襯有彈性鞋墊、鞋跟高度兩厘米左右的鞋為宜。步行以每天40分鍾以上為宜,最好天天堅持。
(2)慢跑
若以鍛煉為目的,每次慢跑最少不能少於5分鍾,持續的時間越長,心肺功能的鍛煉會越好;若以減肥為目的,則應在20分鍾以上。對於運動量和每次持續時間,應循序漸進,一開始時可以走跑結合、快慢結合,適應後,距離和速度再逐步增加。因故需停練時,也要逐日遞減。
(3)騎車
對於騎自行車進行鍛煉的人來講,不需要另外抽時間鍛煉。騎車不僅能夠鍛煉肌肉,還能夠降低血壓。騎車時,肌肉會反複收縮,可以促進血管的收縮與擴張,並且對淋巴係統也大有益處。
騎車鍛煉應注意增加深呼吸,鍛煉時間一般為30分鍾以上。騎自行車的正確姿勢是身體稍前傾,男性前傾30度左右,女性前傾20度左右,腳心正好踏住蹬板。這樣對腳心處湧泉穴可起到經常按摩的作用。自行車健身法還有多種,如慢騎幾分鍾法、快騎幾分鍾法、交替循環式的間歇鍛煉法、快速上坡或逆風騎的力量鍛煉法等。
(4)遊泳
遊泳時,水的浮力可以減輕人體90%的體重,釋放關節壓力、刺激淋巴排毒。同時,遊泳可使胸肌、膈肌和肋肌等呼吸肌得到鍛煉,從而改善肺的功能、提高呼吸效率,並增強肺泡彈性。作為水平運動,遊泳可減輕心髒和脊柱負擔。水的刺激和壓力還可改善供血狀況。除了可防治呼吸係統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以外,遊泳對於防治腰背疼痛、關節炎、神經衰弱症、肥胖症等也有較明顯效果。
孕前運動的注意事項
為了增強體質,為孕育一個健康寶寶作準備,孕前運動需要科學安排,並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
(1)運動前要熱身
鍛煉前,最好做肢體伸展運動,如做體操、活動腰身等,為有氧代謝運動作準備。
(2)運動前不要吃得過飽
運動前1~2小時吃飯較為適合。食物吃進胃裏需要停留一段時間才能被消化吸收,如果運動前吃得過飽,胃腸膨脹,膈運動受阻,腹式呼吸不暢,會影響健康。運動前應少食產生氣體的食物,如豆類、薯類、蘿卜、魚肉等,因腸胃運動緩慢,氣體不易排出,會造成氣體鬱積,運動時易產生腹痛。
(3)運動時不宜急停
運動時突然急“刹車”,全身血液不能及時回流心髒,心髒給全身器官組織的供血也會突然減少,就會產生頭暈、惡心、嘔吐,甚至出現休克症狀,因此運動後應繼續做放鬆運動。
(4)運動後不要大量喝水
夏天運動出汗多,易渴,如果這時大量喝水,會給消化和血液循環係統以及心髒增加沉重的負擔。大量喝水還會引起體內鹽分大量流失,從而導致抽筋、痙攣等現象。正確的做法是,運動後稍事休息,再適量喝點淡鹽水。
(5)運動後不要馬上吃冷飲
人體正常體溫約為37℃,運動後體溫升至39℃或更高,如果馬上吃冷飲容易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出現痙攣,引起胃腸絞痛。
(6)運動後不要立即吃飯
運動時,胃腸供血少,運動後立即吃飯會影響胃腸消化功能,長此以往會引發疾病。特別是冬季運動後,不要吃過燙食物,熱刺激食管、胃腸後,易引發便血等症狀。
(7)運動後不要立即洗澡
運動時,血液多集中在四肢及皮膚,運動後血液尚未回流調整好,此時馬上洗澡,會導致血液進一步集中到四肢及皮膚,易造成大腦、心髒供血不足,並會產生不適症狀。
孕前運動不要“暴動”
準備懷孕的女性適當運動,不但可以使自己精力充沛、減少懷孕帶來的不適,還可以減輕壓力、改善心情,為分娩做準備。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運動應該循序漸進,避免突然“暴動”和對抗性的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