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物品準備(2 / 3)

大、小號奶瓶各1個:不管是打算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奶瓶等喂哺工具還是要帶上,以防止新媽媽由於某些原因暫時不能喂奶時,不至於餓著寶寶。

奶嘴5個:小號、十字開口,剛出生一個月內用黃色橡膠的奶嘴,後改用白色矽膠的。如果決心要母乳喂養,奶嘴可以先不必買太多,一大一小的奶瓶上帶的奶嘴就足夠了。

奶瓶刷1個:清洗奶瓶時更幹淨衛生。

紙尿褲1包或尿布片若幹:不用帶太多,根據住院的時間來定,就算到時候不夠,也可以讓家人再買。紗布的尿布片很好用,月子裏也用得著,也可用純棉的幹淨布自製一些。

濕紙巾1包:寶寶大小便後,用濕紙巾給他擦屁屁會比較舒服。不用帶很多,這些東西隨時都可以買到。

小方巾6個:分別用來給寶寶洗屁股、擦眼睛、擦臉等,喂奶時還可以當寶寶的小圍嘴、媽媽的乳墊。

護臀霜1支:給寶寶換尿布片時,順便塗些護臀霜可以預防寶寶出現紅屁屁。

盆、肥皂(或者寶寶洗衣液)、衣架:在醫院時,也會給寶寶換洗衣服或者洗尿布,這些都用得上。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待產包如何整理才能井井有條呢?

按使用時間放置:將物品按照入院、分娩、住院、出院的時間段,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袋子裏,然後再裝入待產包。這樣使用時就不需要大範圍翻找了。

按物件功能放置:將衣服、洗漱用品、貴重用品分別放置在不同的袋子裏。

建議將媽媽用品和寶寶用品放置在不同的小包裏,然後再一起放入大包裏,將貴重物品放在隨身帶的小包裏。

入院用品大檢查

進入臨產期之後,就應該準備入院用品了。盡早準備入院用品,可避免到時候手忙腳亂。除了待產包之外,還應帶上一些住院必備的物品。

◆證件類

身份證:夫妻雙方的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有些醫院要求帶戶口本。

孕檢檔案或母子健康手冊:從懷孕之初至分娩之前的孕檢檔案,是住院必須隨身攜帶的。

醫療保健卡:如果有社會保障卡的話,住院時也必須隨身帶著。

掛號卡:如果以前在產院產檢過,當時用的掛號卡或診療卡也要帶上。

病曆:有過病史的準媽媽必須帶上病曆。

準生證:以備院方填寫出生證明時使用。

住院押金:提前向醫院打聽好住院押金的金額,並多帶幾張銀行卡,以備不時之需。

產院的地圖:如果是初次到產院,那麼最好事先準備一個產院各科室的平麵結構地圖,防止因著急不慎迷了路。

◆其他用品

手機及充電器:孕婦的手機和充電器都要帶上,帶上充電器是為了防止打電話報喜或接受祝福的時候電量不足。

數碼相機或攝像機:用於給寶寶拍照或拍攝分娩過程。

暖壺、水杯、飯盒、筷子等:以備喝開水、吃飯時使用。

記事本和筆:需要的時候可以用來記東西。

紀念印泥:可以為寶寶製作手足印,給寶寶留下美好的紀念。

塑料袋:可用來盛放零散物品或垃圾。

除了準備入院用品,還要確認產院的具體地理位置,查清路線,避免臨產時忙中出錯。如果家中沒有車的話,分娩前要預定出租車,多留幾個出租車司機的電話,以免陣痛突然發作,而叫不到車的情況發生。很多人在慌亂特別是在將要臨產的緊急時刻,會失去方向感,因此產前要利用鍛煉身體的機會,多到產院附近走一走,確定產院的緊急入口、急診室、掛號室的位置。

金牌月嫂貼心叮囑

檢查入院用品的時候最好能和家裏人一起進行,以免遺漏。如果是在醫院直接住院,或者來不及的情況下,一定要讓家人將入院用品盡快帶來。此外,最好在寶寶出生之前,就能給寶寶取好名字,方便出院時辦理出生證明,倉促下取的名字若日後不滿意,更改起來很麻煩。待產包和所有入院用品,最好整理好後放在家中固定的地方,以免臨產的時候手忙腳亂遺漏東西。

分娩前,你需要知道的“軟件”準備工作

都說不打無準備之仗,眼看預產期快到了,待產包、入院用品、各種產後用品也都準備好了,但除了這些硬件之外,準媽媽還需進行一些“軟件”準備工作,以保證分娩能夠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