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能靜 愛,是讓一切存在的理由(2 / 3)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

“基本上當我孤單的時候,我就會想事情、寫東西,所以我其實是一個不怕寂寞的人。”

12歲時她被帶到日本,學日語、學中文、學戲劇……她不停地轉學,這個孤獨的小孩不習慣人群,唯一能感到自由片刻的就是低低地唱歌給自己聽。

在誌雲飯局接受陳誌雲采訪時,伊能靜說過孤單是從小到大一直陪伴著她的最熟悉的好朋友,那是別人無法體會的一種快樂,她熱愛獨處,喜歡早上醒來一個人抱著貓發呆兩個小時,喜歡看窗外的風景想心事,這一切從小的習慣構成了她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9年的婚姻解體了,事實上離了散了本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而當時很多的同情分給了那一方,有太多的口水噴向她,她卻從不辯解,獨自承受著一切,她用沉默代替了她的選擇。現在她終於知道了如何讓外在的自己和內在的自己相遇。

鳳凰生活:還相信愛情嗎?

伊能靜:當然相信啊。我非常渴望愛情,希望大家多多愛我,愛情真的好美好,女孩子一定要有愛,但是它必須像風、空氣、水那麼自然,當他存在的時候他才會成為永恒的存在,我還是對愛充滿了信仰,但是他是不是因為這樣,就會在你的手上,我覺得那個東西交給天吧。生命自有他的去向,你要相信這件事情。

鳳凰生活:你喜歡怎樣的愛的方式?

伊能靜:給愛,而不是討愛。在渴望裏存活是很累的,因為討愛是一件非常疲倦的事情,而我當歌手的時候已經知道了,因為那個時候就是偶像歌手,我每天穿衣服就是為了要被喜歡,我做演唱會也是因為我要繼續被喜歡,我總不能到了我這個年齡,跨越了21張專輯,這麼多的電影作品,這麼多的人生閱曆,有了一個下一代生命,我還得再討,那我覺得當你不能成為給愛的人的時候,這個人生價值是白費的。

鳳凰生活:性情中的人很容易受傷,你現在學會了保護自己嗎?

伊能靜:正在學習。我不介意摔跤或者跌倒,那都不算什麼。我不像我的外表所顯示的那般纖弱或者嬌小,外表會給人帶來某些錯覺。

鳳凰生活:在你的博客中,看到你去過印度的合一大學,經過印度的“靈性之旅”後,你對生命有了什麼樣的感悟?

伊能靜:那次靈修之旅讓我學習到了一種更大的生命觀,從最微觀的事物裏,卻看見生命最本質最真誠的價值。

從前聽人說“30而立、40而不惑、50知天命”沒什麼感覺,現在覺得中國人好有智慧,我真的30歲問自己說我該站在哪裏,哪一塊土地可以叫我落地,40而不惑也說的非常好,我開始對生命有同理心,我知道每個人得來不易,我開始不會那麼憤怒地對待別人。

尋找靈魂的自由

她喜歡閱讀、寫作,在讀寫中成熟。在愛的傷害裏,她終於長成大樹,能給自己樹蔭,遮蔽過烈的炙陽、雨水和狂風。

而另一麵的她在通往靈性的道路上一直自我修行,自我療愈,她拓寬了心的寬度,那個叫做“大愛”的詞彙住了進來。她說:“當親眼見證幸福,忽然發現隻有愛,是讓一切存在的理由。”

因為愛過,她寫出了《生死遺言》《生生世世》《索多瑪城》《愛的練習本》等作品。

在自我療愈的過程中,她寫出了《靈魂的自由——療愈與成長修習課》,這本書穿插著伊能靜的攝影作品,曾經一直在深淵中徘徊的她,借著文字,從黑洞深淵中跳出,直至破蛹化蝶。

鳳凰生活:知道你非常喜歡閱讀,也愛村上春樹的書,除此之外還有哪本書是你最愛?

伊能靜:有一天,我在台北的誠品書店突然看到《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書。是我鍾愛的作家賀拉巴爾的作品,白色的封皮,輕軟的紙張。我興奮到幾乎要罵人,怎麼會有這麼棒的書名!我認為它解讀了我生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