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注意力方麵的病症(3 / 3)

從1980年開始,國際上通用訪談調查法來確診多動症,主要的訪談對象為孩子的父母或者老師,以及同學等。有時候還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用此方法,心理學家在1985得出結論,小學男生的多動症患病率為14%~19%;但是到了1991年,另一位心理學家通過調查,又得出了17%的結論;到了後來,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這個數字應該是19%。盡管隨著心理學的發展,調查問卷越來越規範,但是由於劃界化的不同,也會導致診斷的差別。

到了20世紀末,有兩位心理學家應用DSM-IV的診斷標準分別在美國和德國進行調查。這次仍然是以調查問卷為主,他們根據老師報告的信息作為主要參考指標,最後認定多動症的患病率為4%~5%。而通過同樣的方法,美國官方數字多動症在學齡期兒童的患病率為3%~5%。其後的調查也多多少少接近這個數字。有的認為兒童發病率為4%,再多一點的認為有5%~15%。在英國,1970年有一則報道,對在英國的懷特島上10~11歲兒童共2199人進行了調查,結果令人吃驚,其中符合多動症標準的隻有兩名,說明發病率隻有1/1000,與美國大城市的統計數值相比,相差百倍以上。

我國對多動症的研究也很多,得出的結論也相差極大。各地調查結果也不一致。據研究,廣州兒童的多動症發病率在1.3%~1.9%之間,南京則在1.6%~3.3%之間,福建省的福州調查的結果是2.5%,在西安,這個數字相差很大,有人認為是1.27%,也有人認為是8%,最多的是貴州,調查數字高達12%,在北京,這個數字處於中等,是8.6%,河南比北京稍高一些,是8.8%,人們對上海的調查也顯示出了差異。有的學者認為是3%,也有的學者認為這個數字應該是10%。因此,綜合各地的數據,粗略估計我國學齡兒童患病人數在500萬人以上,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在《2006中國青少年注意力調查報告》發布會上,多名著名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學者參加了這個會議。與會專家重新公布了一組數據,他們明確指出,這次調查覆蓋北京、上海、南京、沈陽、西安、成都、武漢和廣州8個城市共兩千多名大中孩子,采用的是問卷調查形式。這次得出的結果是:僅有60%的青少年上課時能集中注意力,有的還僅僅是自認為自己能夠集中注意力;39.7%的人聲稱如果需要堅持30分鍾以上,也能夠做到,隻是得嚴格控製自己,稍不注意就不行。關於自習課的調查時,即使是自習課,也隻有48.6%的人能集中注意力,這些人中,超過20%的人經常走神。這個發布會令人深思,結果告訴我們,大部分孩子上課都會開小差,青少年注意力狀況確實不容樂觀。這是2006年的結論。

2007年,又有學者作了新的測算。據羊城晚報2007年2月報道,中國內地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約達8.6%。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數據。但是,與往常相同,還有一些相反的結論。2007年《北京你好》這個節目說衛生部、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共同組織了一次調查,多動症發病率在學齡前兒童中占到了5%。這個節目進而推算,根據此次調查結果,我國目前在學齡兒童中有3000萬患有多動症,其中男孩的發病率大約是女孩的3倍。

患病率的差異可能受下列因素的影響:

(1)父母及老師對孩子症狀描述及評分有主觀因素。有的描繪得重評分就高,有的描繪得輕,評分就低。

(2)兒童性別、年齡、社會文化、經濟水平、地理位置、社會對多動症的認識水平均影響患病率的統計。

根據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對包頭地區城鄉32所小學147424人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兒童多動症的發病與民族、種族間無相關性,因為混居生活的少數民族,如蒙、漢、回、滿等族的學齡兒童,其社會環境、接受教育的方式基本相同,民族間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相近。該調查還表明,農村患病率明顯高於城市,主要是由於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而據萬國斌等對湖南省城鄉6911名7~16歲兒童多動症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農村多動症患病率重型者為1.3%,輕型者為1.77%;城市多動症患病率重型者為0.69%,輕型者為2.54%,農村重型多動症的比例較高,而城市輕型病例偏多。

第五節 注意力是可以改善的

注意力很重要,注意力也很容易失去。注意力可以改善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隻要家長能夠細心地發現孩子的問題,及時進行幫助,幫助孩子做一定的注意力訓練,必要的時候配合以醫生的治療,那麼孩子的注意力是完全可以改善的。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但眾所周知,他小時候是一個注意力障礙兒童,反應遲鈍,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所以成績總是很差,以至於有老師認為他是弱智。

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巨匠。他的注意力無人能夠否認,但這隻是他成年後的狀況,他年少時卻因為考試不及格而被迫退學。老師反映他的行為組織性差,注意力不夠集中。

莫紮特,奧地利作曲家、最偉大的音樂天才。據記載,他幼時是一個典型的注意力障礙兒童,行為跟多動症兒童一樣,衝動莽撞,容易分心。後來雖說有很大改善,但是他的作品結構很好地表達了ADHD兒童特有的思維方式,即跳躍式的思維,飄忽不定。這並沒有妨礙他成為一個世界名人。

所有這些名人都向我們表明,注意力障礙兒童不是弱智,不是無能,注意力障礙並不可怕,注意力有障礙的兒童一樣可以取得輝煌的成就。而且注意力障礙的兒童是可以改善這種狀況的。注意力障礙兒童隻是在自我管理和注意力集中方麵有一定的困難,但通常他們在其他能力上表現超常,具有巨大的潛力。注意力是完全可以訓練的,隻要我們發現得及時,隻要方法和措施得當。

孩子注意力問題主要表現為選擇性和持久性較差,選擇性差往往會導致注意缺乏,而持久性差往往會導致分心。分心與注意缺乏的主要區別在於:分心者有注意能力,而注意缺乏者則缺乏注意能力。那麼如何進行注意力訓練呢?

1.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幹擾較少的環境,當孩子在看書、做遊戲時,家長要盡量避免使孩子分心。

2.做一些提高注意力的遊戲。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培養注意力的遊戲。如:哨兵站崗、釣魚、穿珠子、悄悄話、圖形辨別、聲音辨別。

3.不要給孩子不良的暗示。有的家長從小就這樣說孩子: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場合都聽到家長說:我的孩子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有的同學自己可能也這樣認為。家長應該相信這狀態是可以改變的,孩子才能夠真正有所改變。

4.對感官的訓練。我們可以對孩子進行視覺、聽覺、感覺方麵的類似訓練。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在一段時間內盯視一個目標,而不被其他的圖像轉移。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去感覺在整個世界中隻感覺到太陽的存在或者隻感覺到月亮的存在,或者隻感覺周圍空氣的溫度。這種感覺上的專心訓練是進行注意力訓練的有用的技術手段。

家長一定要堅信,孩子注意力差並不是不可改變的,通過正確的途徑去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會得到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