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2 / 3)

由於馬路本來就比較窄,也沒有分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所以五六個孩子一起騎車,占去了很大一部分馬路。

在經過一個路口的時候,由於太過莽撞,小寶被一輛大卡車給撞倒了,好在撞得不是很嚴重,肘部輕微骨折,但當時的情景也足以嚇人的了。

從那之後,小寶汲取了教訓,再也不敢隨意騎車了。同時,他還把騎自行車的注意事項告訴給自己的同學和夥伴,讓大家一起養成文明騎車的好習慣。

自行車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尤其是我國,自行車產量和騎自行車上下班的人數,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很多孩子由於喜歡耍酷,往往在騎自行車的時候無所顧忌、橫衝直撞。殊不知,這樣是非常危險的,也是非常不禮貌的。

因此,教導孩子文明騎自行車,成了家長們應該注意的一點。

1.轉彎前慢行,並伸手示意後麵車輛

一些孩子騎車就跟賽跑似的,恨不得自己永遠做領頭的那一個,於是速度就非常快,到拐彎的時候也不減速,如果後麵恰巧有一輛正常行駛的汽車或者自行車等,那麼就會很容易撞上。因此,家長一定要告誡孩子,騎車拐彎時尤其要放慢速度,並伸出一隻手示意後麵的車輛,這樣就會引起對方注意,減速讓行,危險也就不會發生了。一般來說,伸手的原則是向左拐就伸左手,向右拐就伸右手。

2.人需要體檢,自行車也需要安檢

為了及早預防和治療疾病,作為人的我們通常會定時體檢。其實自行車也一樣,它也需要做“體檢”,我們稱之為安檢,這就要求家長記得適時提醒孩子,如果發現自行車“病情”,那麼就趕緊給它治“病”,等好了再騎。

3.讓孩子做到“八不要”

孩子騎車除了追求速度、追求瀟灑的酷之外,其他因素往往考慮得少,甚至不考慮,這就要求父母須高度重視孩子的安全騎車,可不要等到發生危險再悔不當初。為了保證孩子騎車安全,家長要經常向孩子灌輸騎車“八不要”的理念:①騎車時不要雙手撒把;②不在道路上追趕,比賽車速、車技;③不和同學們並排騎車;④不帶人騎車;⑤不一邊聽音樂一邊騎車;⑥不闖紅燈;⑦不上機動車道;⑧不要騎車打傘。

教導孩子成為一個遵守交通秩序的人

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會發生一些交通事故。在這些事故中,小到跌痛,大到身亡,這提醒我們每個人:必須時時刻刻遵守交通秩序,注意交通安全!

其實,交通事故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隻要我們遵守交通規則,就不會發生交通事故,但是有些人,特別是一些孩子就是不遵守交通秩序,所以才導致了一起起交通事故。如有些孩子走路不靠右邊走;明明是紅燈,見到兩邊沒人,就闖紅燈;過馬路不看旁邊有沒有車,就衝過去……雖然這些看起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往往就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了一些重大交通事故,給家庭、社會造成了很大損失。

2009年的一天,一輛接送孩子的車停在學校的公路旁,車上一個小男孩的奶奶在路邊等他,那個小男孩看見了奶奶,大概是一時興奮,忘記了向左右看有沒有車輛,立刻衝出門外去。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砰”,那個小孩被撞倒在地,當場死亡。這個小孩怎麼會被車撞呢?就是由於那個小孩下車時,沒有看看左邊右邊有沒有車,而是一下子就衝出去。這樣看起來非常不起眼的一個動作,造成了無法挽回的遺憾。

那麼,為了避免這樣的遺憾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孩子身上,那麼我們有必要教導孩子,不管做什麼,都要按規則辦事。走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否則就可能會發生危險。當這一告誡牢牢紮根於孩子頭腦的時候,那麼他就會時刻注意遵守交通秩序,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1.平時多引導,安全有保障

①家長平時要多教授孩子一些交通安全知識,讓他熟悉各種交通信號和標誌。

②告訴孩子一定不要在街道上和馬路上踢球、滑旱冰、追逐打鬧以及學騎自行車等。

③平時多穿鮮豔的衣服和配飾,比如給孩子戴上黃色或紅色的帽子、紅色的上衣或褲子、背上紅色的書包等。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提醒司機的注意,以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

④告訴孩子不要在汽車、拖拉機、摩托車上亂摸亂動,也不要在汽車、拖拉機下麵玩耍或睡覺。

⑤教育孩子不管乘坐哪種交通工具,都要坐穩,沒有座位就要扶好,不可在車廂內跑來跑去。另外,乘坐家庭轎車,一定要係好安全帶,小一些的孩子要坐安全座椅。

⑥不要讓孩子獨自一人過馬路,應該由成人帶領。

2.教導孩子在人行道上行走,並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常說的走斑馬線,也就是人行橫道,是步行時需要遵守的交通規則之一。我們要告訴孩子,過馬路的時候一定不要橫穿,而應走人行橫道線,或者過街天橋。

有的地方可能沒有人行橫道,那麼我們就要囑咐孩子認真觀察兩邊的車輛,判斷道路上車輛的行駛速度和自己的距離,確定有足夠時間可以通過才行駛,否則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你的孩子知道電梯乘坐禮儀嗎

乘坐電梯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上下樓時的重要工具,別看這個司空見慣的東西,乘坐起來也是需要講究禮儀的呢!

有的孩子在這方麵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常常把電梯當做遊樂場所,或者爭搶進出等,都是很不禮貌的行為。那麼,為了孩子能夠在乘坐電梯方麵掌握一些禮儀知識,那麼家長們就從現在給予引導吧。

王樂思是個調皮的男孩。由於從小在一座小縣城裏長大,極少能夠見到電梯。去年春節,他應大城市裏姑姑的邀請前來做客。當看到姑姑家住的高高的塔樓時,王樂思別提有多開心了,因為他馬上就可以乘坐電梯了,那該是多快速的東西呀。

電梯門打開了,王樂思沒等裏麵的人出來就往電梯裏麵硬闖,一不小心還碰到了一位老奶奶的腿,老奶奶“哎喲”一聲,用生氣的眼光看了看這個冒冒失失的孩子。

進入電梯後,王樂思覺得真是好玩,他心想:這麼小小的一個空間居然可以把自己從地上帶到半空中,真是不可思議。於是他這兒摸摸,那兒碰碰,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

不僅如此,王樂思在姑姑家待著的那幾天裏,還經常在電梯間裏玩耍,要麼在裏麵踢足球,要麼和同樓層的小夥伴捉迷藏。

之後,經過姑姑一番悉心的教導,王樂思才不這麼淘氣了。

做一個文明的人是會受別人尊重的。每一件小事都能體現出這個人是否文明,比如乘坐電梯。然而很多孩子為了好玩,總會在電梯裏做出許多令人厭惡的事情。例如,很多孩子在一樓電梯門口等電梯,電梯門一開,裏麵的十幾個人還沒有出來,外麵的人就蜂擁著擠進去,搞得裏麵的人出不來,外麵的急著進,實際耽誤了大家的時間;電梯裏的人已經很多了,有的孩子還要硬擠進去,搞得電梯報警,耽誤了所有人的時間。

這所有的一切是否應該引起孩子們的深思?電梯雖小,卻反映了孩子們的文明素質,如果大家今後都能多考慮下別人,文明乘坐電梯,那麼這個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1.告訴孩子要注意安全,遵守乘坐電梯的守則

在平時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最好適時適當地引導孩子養成乘坐電梯遵守守則的習慣,比如在人多的時候不要硬往裏擠,電梯門要關上的時候不要快速地跨入電梯,進電梯後如果後麵還有人,要為他人按著開門鍵,等等。同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一旦被困在電梯時,不要驚慌,而應保持鎮定,如果和他人同困於電梯內,要安慰對方,然後和大家一起想辦法自救。

2.告訴孩子進出電梯時要相互禮讓

等候電梯時應站在電梯門兩側,不應妨礙電梯內的人出來;電梯門打開時,做到先出後入,並讓老人、小孩及女士先行。

3.注意秩序,文明言談

電梯是個狹小的公共空間,乘坐電梯時,如果大聲講話,或者使用一些不文明語言,會讓人覺得這樣的孩子缺乏教養,因此,我們要告誡孩子,在電梯內應該保持安靜、清潔,不應大聲講話,更不能在電梯內隨地吐痰等。

坐火車也有坐火車的規矩

火車是人們長途旅行時的重要交通工具,它可以載著我們遊曆大江南北,看遍祖國大好河山。

在火車這樣一個動態的“房間”裏,由於人員較多,空間較為狹窄,所以我們須教導孩子遵守相應的規則,這樣才能既體現孩子的個人修養,又能夠保證乘車的安全。

2011年春節前夕,齊曉天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回河南老家看望爺爺奶奶,並準備在那裏過春節。這次他們沒有自己開車,而是乘坐了特快列車。

由於從沒乘坐過火車,齊曉天很是興奮。到了火車站,他們順利地檢票、上車。來到臥鋪車廂裏,齊曉天比進入遊樂園還開心。他這兒看看,那兒瞧瞧,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他才乖乖地坐在床邊。

在齊曉天對麵床上,是一個六七歲大的小男孩,這個孩子估計也是第一次坐火車,顯得尤為興奮,他不聽大人的招呼,任性地在狹窄的過道裏走來走去,還時不時地趴在車窗玻璃邊向外張望。聽到媽媽喊他:“別跑啦,小心摔倒。”他才安靜了一會兒。可沒過幾分鍾,他又開始爬梯子。後來一不小心碰到了鼻子,哭了起來……

事例中的兩個男孩雖然都對火車有著強烈的興趣,但他們的表現卻大相徑庭。齊曉天懂得遵守規矩,不亂跑亂動,而那個小男孩則肆意妄為,最終讓自己受了傷。

不用問,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故事中的齊曉天這樣,這樣的孩子既讓人感覺懂禮貌,又不至於發生什麼危險。這樣的孩子,誰能不喜愛、不誇獎呢?

1.告訴孩子要有序候車

火車停靠站的時間一般都比較短,所以,乘坐火車時,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在候車廳內候車的時候,我們要提醒孩子愛護候車室的公共設施,不要大聲喧嘩,攜帶的物品要放在座位下方或者前麵,不要搶占座位。如果困了,也不要占用幾個座位讓自己躺下,那樣會給別人帶來很大不便。

2.讓孩子排隊上車

和乘坐公交車、地鐵等交通工具一樣,乘坐火車也要排隊上車。我們要告訴孩子,檢票時要自覺排隊,不要擁擠、插隊。當進入站台後,要站在安全線後麵等候,等火車停穩後,才可在指定車廂排隊上車。

上車的時候,不要擁擠、插隊,不要從車窗上車,而應從門口有序進入車廂,並按照火車上的要求放置行李。

3.告訴孩子休息時需要注意的禮節

由於火車的行程一般比較遠,因此多數時候乘客在火車上都需要休息。為了讓孩子表現得文明禮貌,家長要告誡孩子,在座席上休息時,不要東倒西歪,不要靠到他人身上。如果自己在上鋪或者中鋪,上下過程中應動作輕柔,並告知中鋪或下鋪的乘客。

4.下車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當到達目的地後,下車時要提前做好準備,避免手忙腳亂。如果和別人一路上聊了很多,那麼在下車的時候要與人說聲“再見”。

告訴孩子乘坐飛機時的禮儀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乘坐飛機出行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可是,很多家長或許還不清楚,乘坐飛機也是需要講究禮儀的。一些人認為乘飛機就是按照購買的機票找座位就好了,還講究什麼禮儀呢?

其實不然。坐飛機和坐其他交通工具一樣,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禮儀常識。如果觸犯了這些常識,那麼就會讓人覺得缺乏教養、不懂禮儀。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早早地把一些需要注意的禮儀常識告訴孩子呢?

2011年國慶節7天假期,阿澤一家準備去青島旅遊,爸爸提前把機票訂好了。

一向心思縝密的媽媽想到兒子長到近10歲還是第一次坐飛機,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尚不清楚,幹脆利用臨行前的這幾天斷斷續續地告訴他。

在媽媽的精心教導下,阿澤果然沒有在乘坐飛機時表現出不禮貌的行為。比如,從他進入候機大廳,就安靜地跟在爸爸媽媽的身後,進入了機艙。

待找到座位後,阿澤幫著爸爸媽媽把行李放好,然後係好安全帶,安靜地等待著飛機起飛。

終於要起飛了!可是,飛機起飛時的聲響很大,讓阿澤有些受不了,不過他很快就想到媽媽之前告訴過自己的,等飛機升起來平穩飛行後,就不會有這種聲音了,堅持一下就好了。

於是,阿澤堅持了下來,他沒有哭鬧,也沒有表現出其他有失禮貌的行為。

阿澤的表現如此之好,讓爸爸媽媽欣慰極了,為此,他們還答應等過春節的時候再帶上兒子乘飛機去海南旅遊呢。

事例中的阿澤雖然是第一次坐飛機,但他用自己良好的表現為第一次乘坐飛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而這也多虧了他的媽媽及時給予了指導。

和阿澤的媽媽相比,正在讀這本書的你可能經曆過帶孩子坐飛機很痛苦的經曆。孩子在飛機上不好好坐著,要麼高興得手舞足蹈、大聲喧嘩,要麼害怕得使勁兒哭鬧,讓家長很是無奈。

所以,我們有必要向阿澤的媽媽學習,提前告訴孩子一些乘坐飛機的禮儀知識,讓孩子在乘坐飛機時像模像樣,而不是做一些讓大人“頭疼”的事。

1.不帶違規物品登機

乘坐飛機時對於上機物品會有比較嚴格的限製,我們有必要提醒孩子,注意不要攜帶有礙飛行安全的物品。關於這一點,法律上有這樣的規定:任何乘客不得攜帶槍支、彈藥、刀具以及其他武器,不準攜帶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質等危險物品。

2.認真配合例行檢查

在進行安檢時,每位乘客都要通過安全門,而其隨身所帶的行李則要通過檢測器。如果確有必要,相關工作人員還會用探測儀進行檢查,或手工檢查。對於這種安全檢查,我們要提醒孩子,不要拒絕別人,更不要無端地指責別人。

3.告訴孩子不要當眾嚼口香糖

為了保持口腔衛生,有的人喜歡經常嚼口香糖,但是我們需要提醒孩子的是,雖然嚼口香糖有利於保持口腔衛生,也有利於讓口氣清新,但是不能在公共場合裏大肆嚼口香糖,應當注意在他人麵前的形象。另外,嚼口香糖的時候一定要閉緊嘴巴,不要發出聲音,嚼完後用紙巾把口香糖包起來,然後丟到垃圾箱或者垃圾袋中。

你的孩子懂得購物的禮貌嗎

上街購物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大一些的孩子也會獨自參與到購物活動裏來。也許你會說,不就是買東西嗎,這個還不簡單,難道還需要講究什麼禮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