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走出教育男孩的誤區(4)(2 / 3)

“還能有什麼原因呢?我的實力不如人家唄。”

“不對,是因為年齡。你想想看,你的對手年齡都比你大,這個很正常……”

“但是並不能因為我年齡小就必須比他們差呀。”兒子不服氣地說,“雖然我年齡比他們小,但是我的學習成績比他們都好,可就是體育拖我的後腿,這多丟臉呀?”

“不,你這樣說並不正確。智力是可以得到發展的,但年齡卻是固定的,任何人也不能改變它。那些跑得比你快的孩子完全是因為他們年齡大,個子高,力氣也比你足。他們的腿都比你的長許多,如果他們這樣還跑得沒有你快,那豈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嗎?”塞德爾茲說。

“這樣說也有道理,但我畢竟是最後一名,所有的人都在嘲笑我。”兒子仍然很難過。

塞德爾茲知道兒子的性格,他是一個從不服輸的人。這樣的性格對於學習來說固然有好處,但是在生活上,卻使得他總是陷入失意中不能自拔,作為父親又不能打擊他,隻能慢慢地開導他,於是塞德爾茲進一步對兒子進行開導:“雖然你現在是最後一名,但我想這並不能代表你的體育成績會一直差下去,因為這完全是你的年齡造成的。我敢肯定,等你的年齡和那些孩子一樣的時候,你一定會比他們跑得更快。”

“真的嗎?”兒子急切地問。

“當然是真的。因為那天我去專門問過你們的體育老師,他說你這次的失敗完全是因為年齡小的緣故,那場比賽對你來說根本就不公平。他還說其實你的體育成績在同齡的孩子中已經是最好的了,老師還給我看了你們比賽的成績單,年齡與你差不多的同學無論在哪個方麵都比你差,你的表現已經很出色了。”

聽到父親的話,小塞德爾茲似乎在眨眼間得到了一個真理,之前的失意因為父親的開導頓時得到了化解,小塞德爾茲又重新變得快樂起來。

在很多情況下,孩子的自信和自卑感往往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一般來說,孩子受到父母的表揚越多,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就會越高,相應地也就會產生更多的自信;但是與此相反,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少,他們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就會越低,從而越來越不相信自己的實力。這樣說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實際上是很大的。

當孩子受到挫折產生失意的情緒時,家長應該給予積極的回饋,幫助孩子總結失意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意見,並對孩子加以鼓勵。責備和打罵隻會加重孩子的挫敗感,使他變得越來越自卑。在困難麵前,雖然男孩和女孩的思維以及行事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孩子遇到困難失意的時候,往往是他們最難過的時刻。因此,當孩子真正遇到“難關”時,父母的陪伴及鼓勵就會變成他唯一的精神動力。一個屢屢受挫的男孩說:“當全世界都放棄了我,連我自己都快要放棄自己的時候,我的父母卻還一直陪在我的身邊鼓勵我,那一刻我就有一個想法:‘為了我的父母,我也絕不放棄自己。’”

總之,作為家長,當你的孩子失意的時候,最好不要雪上加霜,他需要的僅僅是你的鼓勵和支持。

多與學校的老師溝通

家長在必要的時候和學校保持適當的聯係,無疑是有益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當孩子發生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向老師詢問學校發生的事情,有助於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孩子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裏學習,到了晚上則回家做作業,由家長陪伴。因此,家長和老師對孩子都缺乏一個全麵的了解,隻有雙方多聯係、多溝通、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讓孩子向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