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戲言封唐叔 唇亡齒寒虞虢亡(1 / 1)

‘春’秋時期,當最早稱霸中原的東方大國齊國衰落之後,接替齊國做中原霸主的國家是北方的晉國。晉國的位置主要在今天的山西省。晉國的第一代君主叫做姬虞,姬虞是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的弟弟。

周成王登基之後,年齡還小。周成王很貪玩,時常與弟弟姬虞在一起玩耍。有一次,周成王與姬虞玩得高興,就與弟弟開玩笑。周成王把一片桐樹葉子削成的形狀,送給弟弟姬虞,周成王嘴裏說著:“我用這個來封賞你。”旁邊的史官按照規矩,記下了成王這句話。

過了幾天,太史佚請求周成王選擇吉日冊封姬虞。周成王對太史佚說到:“那天我說的話是一句玩笑話。”太史佚說到:“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話一出口,就有史官記載它,禮儀官就要完成它,樂官歌唱它。”

周成王沒有辦法,就將姬虞封在黃河與汾河的東邊,方圓一百裏。晉國的位置,西邊與南邊是黃河,東方是雄偉的太行山,北方是遊牧民族。這裏有黃河、太行山的天險,內部有汾水平原的沃野,晉國在與遊牧民族的通婚與爭奪中逐漸發展起來,最終成為北方大國。

晉國傳至西周晚期,晉穆侯在位時期,討伐條城取勝,夫人生下太子,穆侯為兒子取名叫做姬仇;後來,晉國討伐千畝,夫人生下了小兒子,穆侯給小兒子取名叫做成師。

晉國的博學之人師服議論道:“奇怪啊,國君為兒子起名字,太子的名字叫做仇,是仇恨的意思;小兒子的名字叫做成師,是有成就的意思。兩個兒子的名字相反想逆,難道晉國要出‘亂’子嗎?”

成師成年之後,被晉侯冊封在曲沃。曲沃是一個大城,比晉侯所在的翼城還要大。成師喜歡修德政,晉國的老百姓都依附於成師。晉國一些有識之士議論道:“樹枝比樹幹還要粗,而且深得人心,不‘亂’才怪呢?”

成師的後代之中,有一個叫做曲沃武公的,在‘春’秋初期,攻打晉侯,滅了翼城,武公把繳獲晉侯的全部珍寶器物用來賄賂周天子,周天子貪圖錢財,就冊封武公為諸侯,武公取代了原來的晉侯,成為新的晉國國君。

曲沃武公去世之後,他的兒子詭諸繼位,這就是晉獻公。獻公在位期間,晉國開始大規模對外擴張。晉獻公繼位之後,在絳地建立都城,安

排太子申生駐守曲沃,保護祖先的宗廟;獻公還有兩個能幹的兒子,分別叫做重耳與夷吾,晉獻公安排重耳駐守浦邑,防備秦國;夷吾駐在屈邑,防備翟族。

晉獻公在位的第十六年,晉獻公建立了兩軍,分別由自己與太子申生統帥,晉軍開始對外征討,先後滅掉了霍國、魏國、耿國,晉國地盤大大擴大。

晉獻公在位的第十九年,晉獻公說:“我的先君平定內‘亂’的時候,虢國經常幫助我們祖先的敵人,假如我現在不去討伐虢國,就會為自己的子孫留下隱患。”

晉獻公派出大臣荀息帶著晉國屈地出產的名馬與晉國的美‘玉’,到虞國去借道。虞國國君貪圖晉國的名馬、美‘玉’,就答應了晉國。晉軍借道虞國,打敗虢國軍隊,奪取了虢國的下陽。

晉獻公在位的第二十二年,晉國再次向虞國借道討伐虢國。虞國國君打算答應,虞國大夫宮之奇勸諫虞君說:“不能答應晉國借道,借道給晉國,會導致虞國滅亡。”

虞國國君說:“我與晉國國君是同一姓氏,晉國不會討伐我國。”

宮之奇答道:“吳國國君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兒子,因為妨礙了季厲繼承首領位置,隻得跑到蠻夷之地避難;虢國國君是季厲的兒子,周文王的卿士,有什麼罪?不是照樣被同姓的晉國討伐。曲沃武公滅掉翼城的晉侯,他們可都是一個祖先的,虞國與晉國的關係更加親密嗎?虞國與虢國是‘唇’齒相依的關係,虢國滅亡了,虞國滅亡也就不遠了。”

虞國國君不肯聽從宮之奇的建議,宮之奇見國君執意不從,就帶著自己的家族離開了虞國。這一年的冬天,晉國軍隊路過虞國,討伐虢國,將虢國滅掉。

晉軍回師的時候,看到虞國沒有任何防備,就襲擊了虞國,將虞國滅掉。虞國國君這才後悔自己沒有聽宮之奇的話。

晉獻公派人主持祭祀虞國山川之神,荀息將以前賄賂虞國國君的美‘玉’、名馬拿回來,‘交’給晉獻公。晉獻公說:“美‘玉’還是老樣子,隻是千裏馬的牙齒有些老了。”

經過晉獻公在位期間的擴張,晉國的疆域發展到往西擁有河西,與秦國接壤,北邊與翟國相鄰,東邊到達河內地區,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