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毛澤東的群眾路線思想(1 / 3)

淺析毛澤東的群眾路線思想

毛澤東思想研究

作者:聶雅慶

[摘 要]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過程中,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精華,借鑒中國近代民主思想,提出了一係列科學的觀點和方法,形成了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滲透於毛澤東的全部革命和建設實踐活動。在當今時代,學習和研究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有助於黨實現科學決策,對黨依靠和領導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毛澤東 群眾路線 中國夢

一、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偉大曆史實踐

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來源於實踐,同時又指導實踐,經曆了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複、不斷升華的過程,對各個曆史時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在實踐中生根發芽,並逐步形成。一部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斷奮鬥的壯麗畫卷。五四運動的爆發,標誌著一場新的偉大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的開始,並由此引起一場廣泛的深層次的馬克思主義傳播運動。毛澤東在五四運動推動下,由激進民主主義者逐漸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拯救中華民族的偉大革命征程。

革命初期,黨在“誰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問題上,存在著嚴重分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隻注意同國民黨合作,忘記了農民;以張國燾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隻注意工人運動,同樣忘記了農民。毛澤東則認為,共產黨之所以感到自身力量不足,因為忽略了最可以依靠的力量——農民。隨著北伐戰爭的推進,湖南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毛澤東為答複當時黨內對於農民革命鬥爭的責難,經過32天的實際考察,寫下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表明對農民革命鬥爭的高度讚揚和支持,同時也體現了他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和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革命思想。

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中共中央緊急召開八七會議。毛澤東便把革命的立足點轉移到農村,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廣泛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領導農民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這是第一次把群眾路線的理論轉化為具體實踐。毛澤東在總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經驗時,指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1]P139。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領導者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後,將毛澤東排斥於黨和紅軍的領導之外。被冷落的毛澤東從未停止對群眾路線的思索,他於1934年1月寫下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指出革命是群眾自己的事業,強調要取得群眾的擁護,“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1]P138。瑞金“紅井”就是當時黨和蘇維埃政府密切聯係群眾、解決群眾生活困難的曆史見證。

為了總結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教訓,中共中央在長征途中召開了遵義會議。這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點,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為長征的勝利、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麵奠定了基礎。在毛澤東等正確領導下,紅軍長征沿途得到了人民群眾不同方式的支持,克服了敵軍的重兵圍堵、險惡的自然條件、黨內的嚴重分裂這三大困難,譜寫了一曲人類英雄主義的壯歌。可以說,紅軍長征的勝利也就是群眾路線的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發動一切力量團結起來抗日,建立了統一戰線,並通過調整土地政策調動農民生產和抗日的積極性,鞏固了根據地。在著名的《論持久戰》中,他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2]P511。黨的七大通過的《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深刻地闡述了毛澤東的群眾路線思想。同時還指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3]P1031。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最終取得了勝利,它的勝利完全驗證了毛澤東堅信群眾的科學預見,抗戰的勝利也是群眾路線在實踐過程中的又一次完善。

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領導農民再次進行土地革命,使廣大農民獲得了土地,解決了生活之憂的農民踴躍支援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奠定了解放戰爭勝利的堅實基礎,這是在農民運動上貫徹群眾路線的又一次成功而偉大的實踐。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實踐,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從一個革命黨變成了執政黨,擔負著治理國家和管理人民公共事務的重大任務。依靠人民群眾來搞建設依然是毛澤東的堅定信念。他指出:“黨群關係好比魚水關係,如果黨群關係搞不好,社會主義製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製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4]P547

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們堅持群眾路線,取得了輝煌成就。黨領導人民迅速恢複了被多年戰亂破壞的國民經濟,開展了鎮壓反革命運動和“三反五反”運動,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完成了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明確把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作為黨的群眾路線的一個重要內容列入其中。至此,我們黨對群眾路線的表述基本定型,即:“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