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反腐倡廉思想(3 / 3)

八、對腐敗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厲懲治腐敗分子,既是黨有力量的表現,也是遏製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勢頭的有效途徑。對腐敗懲治不力,必然造成一些黨員、幹部心存僥幸而“前腐後繼”,甚至縱容或助推一些腐敗分子的狂妄和違法違紀行為。隻有嚴懲腐敗,才能彰顯黨絕不容忍腐敗的政治態度,才能打擊腐敗分子的囂張氣焰,有效警醒教育黨員、幹部,鼓舞人民群眾同腐敗鬥爭的信心。當前一些地方、部門、領域腐敗案件查而不絕的問題還較突出,因此加大查辦腐敗違紀案件的力度、形成對腐敗分子的震懾顯得非常必要。為有效抑製和減少腐敗,保持反腐鬥爭的強大威懾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1]P100的要求,並對此作了多方麵的論述。例如: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黨內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嚴厲懲處的尺度不鬆,不定指標,上不封頂,凡腐必反,除惡務盡;國際追逃工作要好好抓一抓,不能讓外國成為一些腐敗分子的“避罪天堂”,要切斷腐敗分子的後路;等等。這些論述都體現了他在反腐倡廉中除惡務盡的堅定決心。

九、深化改革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

腐敗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公權私用即以權謀私,因此反腐敗的核心就是要從根本上管住權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權力“尋租”機會。這就需要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協調又相互製約的權力結構,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製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製,保證權力沿著製度化、法製化軌道運行,把權力運行置於有效的監控之下。製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麵性、穩定性、長期性,建立健全係統完備的製度體係,是約束權力運行、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根本舉措。為減少造成腐敗“可乘之機”的體製障礙和製度漏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1]P121的要求,並對此作了多方麵的論述。例如:反腐倡廉的核心是製約和監督權力;通過完善的監督管理機製、有效的權力製衡機製、嚴肅的責任追究機製,最大限度減少權力出軌、個人尋租的機會;改革舉措要體現懲治和預防腐敗要求,堵塞一切可能出現的腐敗漏洞;要強化製約,合理分解權力,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製;要強化監督,著力改進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行使權力的監督,要強化公開,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製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實行權責對應,堅決反對特權,防止濫用職權;要狠抓製度執行,紮牢製度籬笆,真正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等等。這些論述都體現了他通過製約監督權力製度、機製的建立完善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土壤的政治智慧。

十、反腐倡廉要堅持德治和法治相結合

規範人們的行為,規範社會秩序,不僅要靠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法律體係及運行的法治力量,而且要靠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道德體係及作用的德治力量。反腐倡廉也是對社會、對社會成員秩序與行為的規範,同樣需要依靠德治與法治相結合來進行。道德高尚是清正廉潔的基礎,黨員、幹部能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就能在思想上築牢拒腐防變的道德防線。依法治理是清正廉潔的保障,有腐必懲、有案必查,任何人觸犯黨紀國法都給予依紀依法的查處,就能對腐敗分子形成威懾,極大壓縮腐敗生存的空間。為多管齊下更好地反腐倡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1]P140的要求,並對此作了多方麵的論述。例如:反腐倡廉從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礎性作用;要堅持從教育抓起,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增強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銳性,提高抵禦風險和經受考驗的能力;幹部廉潔自律關鍵在於守住做人、處事、用權、交友的底線;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製度建設,讓法律製度剛性運行;在黨紀國法麵前沒有例外,紅線不能碰、底線不能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確保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構建以黨章為根本、若幹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製度體係,提高黨內法規執行力;等等。這些論述都體現了他綜合施策反腐倡廉的精心謀劃。○

主要參考:

[1]習近平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冷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