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CG發布的《2012年娛樂性船舶活動統計報告》顯示,從1997年到2012年,美國由娛樂性船舶活動導致的死亡、受傷人數和事故數量已經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美國國家遊艇航行安全項目及其戰略規劃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毋庸置疑。
3 美國國家遊艇航行安全項目對我國的啟示
近年來,國內民眾對遊艇等娛樂性船舶活動的參與度日益提高。各地政府對遊艇、郵輪等旅遊產業的支持將進一步加快娛樂性船舶活動繁榮期的到來。但是,由於參與者的安全意識淡薄,加之國內相關安全管理體係的不健全,近年來我國娛樂性船舶活動事故頻現,其中,公園等遊覽區內的船舶安全事故尤為突出。我國應當高度重視娛樂性船舶活動的安全管理工作,並積極借鑒他國的有益經驗。
3.1 科學界定“娛樂性船舶”的定義內涵
相對於美國聯邦法典中較為寬泛的遊艇概念,我國有關法律規章關注的重點為狹義的“遊艇”。2008年7月8日交通運輸部公布的《遊艇安全管理規定》將遊艇定義為“僅限於遊艇所有人自身用於遊覽觀光、休閑娛樂等活動的具備機械推進動力裝置的船舶”,對經營性或非機械推進動力等娛樂性船舶的安全管理沒有專門規定。然而,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來看,公園等場所內的經營性娛樂船舶已經造成了許多安全事故。事故的產生既有船艇自身的原因,也有駕駛員、遊客和管理方等多方麵的責任。但是,由於相關法律和主管部門對“娛樂性船舶”的定義界定不清或較為狹隘,娛樂性船舶安全的監管存在遺漏之處。
為此,我國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在借鑒發達國家立法和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主動調研我國娛樂性船舶活動發展及事故現狀,對“娛樂性船舶”的概念和定義予以科學界定。娛樂性船舶的定義須符合發展現狀,對實際工作開展具有指導意義。
3.2 建立以海事部門為主導、多主體參與的安全治理體係
娛樂性船舶活動涉及的人員和船艇數量及種類眾多,航行水域也相對複雜。美國國家遊艇航行安全項目不但有USCG等政府部門參與,還囊括了眾多專業性組織,並廣泛借助船舶製造商、船主、遊客、媒體等的力量。這種多主體參與的治理體係對保障娛樂性船舶安全航行可以發揮全方位的監控和教育作用。
在我國,《遊艇安全管理規定》將遊艇水上交通安全的責任主體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及各級海事管理機構。但是,遊艇等娛樂性船舶活動涉及的主體較為複雜,而且往往牽扯到安全防護經驗不足的遊客等參與者,隻依靠海事等政府部門的監管顯然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海事主管部門應積極聯絡行業組織、專家學者、船舶製造商、新聞媒體等主體,構建起有效的娛樂性船舶航行安全治理體係,並積極向社會公眾宣傳安全防護知識。
3.3 通過多種渠道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環境
美國國家遊艇航行安全項目及其戰略規劃致力於在相關人群中營造有力的安全文化氛圍,針對船主、操作員和乘客等的免費安全教育課程,通過各種媒介形式開展的宣傳活動等都力圖使人們意識到在娛樂性船舶活動中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的重要性。這種安全文化環境可以對全國範圍內的潛在人群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我國海事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現場宣傳、電視報紙和網絡媒體等方式積極營造娛樂性船舶活動安全文化氛圍,促使人們在水上休閑活動中牢記穿戴好救生衣等安全防護措施。
3.4 建立完善的船舶及事故報告製度
為保障娛樂性船舶航行安全,USCG等開發了船舶事故報告係統,通過船舶檢查和VIS(Vessel Identification System)等獲取詳細的船舶及事故數據,並鼓勵船主和船舶製造商提供數據。利用這些數據,管理者可以及時掌握全國範圍內的娛樂性船舶航行事故態勢,分析後續階段的事故走向和可能有效的預防措施。我國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及時建立娛樂性船舶活動數據中心,對船舶製造商、船舶、船主及操作員和船舶事故等數據予以整合,向管理機構、行業組織、企業和公眾提供相應的數據報告和事故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