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在需要幫助時怎麼找到爸爸媽媽?
讓孩子記住在任何情況下馬上就能和你聯係上的號碼;教會他使用各種通訊工具;養成他定時與父母聯係的習慣。
(2)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不給陌生人開門,不管他說得多麼動聽,多麼像回事。假如他說是父母讓他來的,幹脆告訴他,父母就在家裏。
(3)你一個人在家時,身上受傷,流血不止怎麼辦?
用一條幹淨毛巾用力包住傷口,然後叫鄰居或打電話給父母。如果附近就有醫院,可以直接找醫生幫助,再通知父母。出門時別忘了鎖好門。
(4)一個人在家,出門前應做哪些準備?
先和父母聯係,讓他們知道你去了哪裏,然後檢查家裏的電器、水龍頭、煤氣等是否關好,帶齊物品。最好平時給孩子準備一個寫著他姓名、家庭住址、電話及父母姓名、單位、電話的卡片隨身帶著。
(5)你一個人在路上走,有人老跟著你怎麼辦?
往人多的地方跑,找警察幫忙,或者直接往熟人家、父母單位去,如果家裏沒人,千萬別進自己家。
(6)迷路了怎麼辦?
告訴警察、商場裏的店員或其他負責任的人,不要隨便向你不熟悉的路人說你迷路了。
(7)一個人回來發現家門被破壞了怎麼辦?
不要進門,馬上去找認識的大人。讓孩子知道報警電話。
(8)著火了怎麼辦?
首先要知道火警電話。自己家的小火要迅速撲滅,並打開房門大聲呼救,請鄰居幫忙。注意油類著火不能用水來澆滅,要用沙子、土或淋濕的被褥等壓滅;電器起火要設法切斷電源開關。樓房著火時,一定要大聲呼救,讓別人知道你在家裏,逃離時應將全身淋濕,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低頭,順樓道火勢小的一麵迅速往下跑。
(9)地震了怎麼辦?
地震光是大地震的預警信號,許多地聲出現在大震前的十分鍾內,若見到不尋常的光,或聽到不尋常的地聲,要迅速逃離建築物。若地震已到,應迅速躲到桌子、櫃子底下或管道縱橫的衛生間、廚房裏,千萬別往離窗近的地方跑。若地震後被壓在重物下,發現無力自救時,應盡量不動,以保存體力,等待救援。
現在的孩子,大多缺乏動手的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當學校或班級組織野炊、勞動及小製作等活動時,往往會受到孩子們的歡迎,但從中卻能發現一些孩子自理能力、心理素質差等問題。當今社會,家長除了要教育孩子熱愛學習以外,還更應重視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生存技能以及責任心和一定的理財觀念。寒暑假讓孩子當家,每一天的生活完全由他自己做主,包括去菜園摘菜,去菜市場買菜,甚至下廚煎煮等等。之所以放手讓孩子這麼做,無非是想讓他通過自主選擇、自主管理、自主當家的形式,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和錢財的來之不易,一定要讓孩子逐漸養成有自己的主見和當家做主的責任感及成就感。
很多做父母的擔心孩子這件事做不好,那件事不會做,總是小心翼翼地嗬護著不讓孩子動手,這樣的結果隻會逐漸使孩子養成養尊處優的習慣,從而變得依賴性強或動手能力差。家中需要添置什麼大件家具,開展什麼重要活動,都要盡量和孩子商量一下,遵循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明白他也是家中重要的一分子,他有和父母一起管理好家庭的權力。一些有關孩子自己的家務活盡量放手讓他自己做,做錯了沒有關係,隻要及時改正和下次做好點就行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太刻薄地批評孩子,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打消他動手勞動地積極性。
一學期來,父母為孩子的成長花費了心血。假期中要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回報父母。搞一次“今天我當家”,學著安排全家人一天的生活。另外,孩子還可以利用各種媒體,了解祖國的建設成就、發展變化和重大的國際時事。應適當做些記錄,這也是積累生活素材。
要讓孩子在家庭中,體驗到民主的家庭氣氛。家長應該嚐試用開明的態度去傾聽孩子的意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家庭會議。有時,孩子的意見並不一定可行,但通過參與和實踐的過程,有助孩子加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可以從錯誤中學習,最終明白成功是通過不斷的嚐試和思考才達到的。讓孩子當家做主,還可以提升他們的自我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