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對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來使它減半,學會在不幸中占到便宜,得到學問。
如果我們為了使自己堅強起來,為了使自己減少憂慮去多做實事,而對眼前的不幸采取幽默和無所謂的態度,那有什麼不好呢?若遇到不幸,還可以反過來思考,萬事萬物有一弊必有一利,有一失必有一得,自己在不幸中能得到點什麼益處呢?亡羊補牢,可增長人生經驗,磨煉自己的意誌,開闊自己的胸懷。這樣想來,不幸減半,還可能變不幸為幸事。
(6)做感興趣的事。
學習中,工作中,生活中常有一些猝不及防的煩惱事,好友偶然產生矛盾,考試失誤,別人誤會……明知煩惱不對,可又笑不起來,心被煩亂纏繞,怎麼解脫?有效的辦法是挑一件自己平時感興趣的事做。愛美術,此刻就畫畫;愛書法,此刻就練字;愛看書,就挑一本最感興趣的書看;愛打拳,就去打拳;愛下棋,就去下棋。這樣,一件或幾件感興趣的事做過之後,負責煩惱的腦細胞失去了工作機會,不知不覺處於抑製狀態,快樂的心境重又恢複,重又笑對人生。
(7)唱幾支歌。
看到孩子愁眉不展的時候,便鼓勵他聽聽音樂,唱唱卡拉OK,可以先唱淒苦的歌或幾支抒發愁悶情緒的歌,全心全意地唱過之後,胸中愁悶往往也隨之排遣出去。接著,再唱幾支歡樂的歌,唱的時候要努力做到全身心都沉浸在歌詞描繪的境界裏,大腦熒光屏上放映歌詞中的叢林、鮮花、奔馬、海浪、陽光、山穀等,這樣很容易使人重新快樂起來。
(8)拖拉法。
世人用拖拉法,貽誤了不少該做的事,但可以這個辦法把愁悶拖少拖無。遇到孩子生氣的時候,你不妨這樣告訴他:“這些閑氣一小時以後再生吧!”煩悶向孩子襲來時,你這樣引導他:“上午先做幾件事,等下午再抽時間煩悶吧!”拖到下午,能拖則再往後拖。再比如孩子想發脾氣,當你看到他臉色不對,氣滿胸膛時,你可以用雙手向孩子做一個暫停的手勢,然後提一條建議:“數15個數再發火好嗎?”15個數數完了,倘還能抑製住,則5分鍾、半小時以後再發火。這樣一拖,孩子就容易想出比發火更高明的處理問題的方法,也變得富有幽默感。
(9)冥想。
遇到孩子憂慮的時候,可以引導他進行冥想:微閉雙目,內視鼻尖,以鼻對口,以口問心,氣沉丹田,渾身放鬆,大腦入靜,能靜則萬念皆空;不能空則開始冥想,以一念壓萬念。可以想他以前到過的印象最深的、曾經流連忘返的風景區,如桂林陽朔的大榕樹、月亮山、漓江水、九馬畫山……再細一些,置身於桂花叢中,桂花的葉,花瓣的色彩,花蕊的形狀味道……還可以冥想自己騎著黃鶴,悠然自得地雲遊於藍天白雲之間,這時再低頭看沙盤一般的江河大地,於是頓感宇宙之浩茫,人生之須臾,便容易心自安詳氣自寧。這樣想來,常常能使煩惱愁悶一掃而光。當然這方法也不是每一個人第一次用就百分之百地靈驗。第一次可能隻管一兩分鍾,練的次數多了,就會隨時做隨時靈了。
提高笑對人生的能力,方法當然絕不止以上幾種,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些更有效的方法。人生苦短,人好不容易才獲得一次在地球上生活七八十年的機會,人生值得高興的事情又這麼多,如果不學會笑對人生,那真是人生最大的遺憾!笑能使心情輕鬆,思維敏捷。笑能增進團結,嚇跑困難,促進學習,提高工效。
經過訓練,孩子一定會樂觀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