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要耐心,新的技能要教給孩子,教了方法之後要給孩子嚐試的機會,對膽小、依賴性強的孩子,要鼓勵孩子“試試看”,或用激將法,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同時,家長要耐下心來,具體的去指導孩子。在家裏,可以陪孩子一起畫畫,可以和孩子比賽穿衣,還可以一起聽故事、彈鋼琴。在指導孩子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技能,切忌一切包辦代替。
2.孩子,錯了沒關係
要告訴孩子,錯了沒關係,隻有這樣,孩子才敢於嚐試。
我們想象一下,假如你這個做家長的在工作上出了一點差錯,領導對你大發脾氣,把你臭罵一頓,你會是什麼心情?要是領導並沒有過於指責,而是給你機會去改正錯誤,挽回損失,你又會是什麼心情?如果你對此有切身的體會,那麼,請不要為難你的孩子,請你也給孩子一次機會,請你學會對孩子說:“錯了沒關係。”“孩子,沒關係,這隻是一件小事,媽媽知道你是無心的。”“錯了沒關係,下次別再犯就行了。”這樣簡單的話,比任何話語都更能激勵孩子。
人的一生,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古人早就總結出了這個道理。然而,大人們往往用它來安慰自己,而不肯借它來原諒孩子。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也有共通的“法則”,為什麼大人們常常偏袒自己,而對孩子那麼苛刻呢?這太不公平了吧?
“我早就說過你做不來的,看看,現在吃到苦頭了吧?”“你為什麼老是犯錯誤?就不能聰明一回嗎?”父母們最會這樣責罵孩子了。一旦孩子犯錯,也不管是什麼原因,具體怎麼回事,斥責的話就說出口了。孩子難道就願意犯錯誤嗎?其實,父母也知道,在生活中,犯錯誤是件多麼平常的事。隻是,他們對孩子的要求太高了。基於這樣的原因,即使是有把握的事,孩子也不敢去嚐試了。
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事穩妥,不犯錯,可是他們又不能接受孩子通過“試錯法”去積累經驗、鍛煉能力,而是在一邊潑冷水,甚至說風涼話,使孩子沒有機會獲得新的體驗。
家長要學會以寬容之心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凡事肯定有利也有弊。過分的寬容是不可取的,但是在該寬容的時候,我們決不能過於苛刻。
孩子做錯了事,你一句“錯了沒關係”,會讓他心裏輕鬆很多。父母的寬容會讓孩子心生感激,他會努力去改正錯誤來作為對這種寬容的回報。此時,你也是給了他改過並獲取成功的勇氣。孩子不是木頭啊,他懂得感情的回報。
不過,僅僅是一句“錯了沒關係”還是不夠的。寬容也不是無條件、無原則的,它也有個度。在你諒解了孩子的錯誤時,也不要忘了告訴孩子,他為什麼錯了,該如何去改正。你必須讓孩子明白,做錯了事沒有關係,但必須了解犯錯的原因,並且及時改正。這樣,孩子就會在嚐試中改正,在鼓勵中成長。
也許有的父母擔心這種寬容會讓孩子無所顧忌而犯更多的錯誤。其實,一個孩子怎麼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受著父母的影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應該逐漸地告訴孩子哪些事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而不是等孩子犯了錯再來告訴他是非。如果你的孩子在寬容之下犯了更多的錯誤,那就要問問自己是不是教育不當了。3.孩子,你能行“總有一天你能學好的,媽媽相信你。”
“隻要去做,你一定能行!”
“好吧,你來試試看,爸爸知道你能行。”
做父母的,內心裏都有一個潛意識,覺得孩子小,對孩子做事不放心,對孩子的能力缺乏足夠的信任。也有的父母出於保護孩子的心理,不讓孩子去嚐試他沒做過的事。一旦孩子提出要做什麼,家長就說“你怎麼行”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