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被大燕無數人稱頌的她,卻隨著鎮國大將軍辭掉大將軍一職,兩父女漸漸淡出戰場的之後,也漸漸的被人遺忘了。
鎮國大將軍是在一群武將裏,嫌少有的明白人。
他就是因為知道自己名氣太大,朝堂裏的人,恐怕會對自己忌憚,從而對自己不利。
然而對於他這樣山高皇帝遠的武將來講,隻要朝堂裏的人在皇帝麵前一動嘴皮子,哪怕不給什麼實質性的罪名,這皇帝讒言聽的久了,難保不會有一日真的會覺得他鎮國將軍功高蓋主,會生逆反之心。
於是,不等先帝親自動手,鎮國將軍就借受傷年邁之名,主動的辭退了將帥一職,告老還鄉。
先帝念其戎馬一生,為護衛大燕疆土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於是特賜沅江侯一爵。
別看先帝似是是個隻知舞文弄墨的中庸之人,其實仔細分辨起來,就會發現,這個先帝,並沒有眾人所想的那般中庸無能,甚至,是非常善於工於心計,帝王之術用的很是如魚得水。
就譬如鎮國將軍這件。
表麵看起來,先帝他是特賜給了鎮國將軍的侯爵之為,已經是無上的恩賜,殊不知侯爵這個東西,根本就是有名無實的,看著好看根本就毫無用處。
而先帝還特意恩賜的沅江二字,更是別有深意。
很多人大概都知道,鎮國將軍的出生地,就是在淮揚的沅江,但是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先帝特意恩賜大將軍沅江二字,並非是想讚揚沅江出了大將軍這樣的將才,暗藏的歧義,分明就是在敲打大將軍,讓大將軍明白,他的後半生以後就該呆在這沅江裏,最好永遠別出沅江,別搞什麼小動作,才是最好。
大將軍也確實明白了先帝的這個用意,於是在退隱回沅江的同時,他還一並帶走了自己唯一的女兒,平陽郡主。
然,令他老人家沒想到的是,平陽郡主卻天生反骨,上過戰場後的她自覺自己不輸男兒,所以,少年輕狂的她,根本就不願意像個普通女子一樣,做個安安分分相夫教子的出嫁女。
於是在沒回沅江多久後,就趁著大將軍為她則選門當戶對的人家時,就偷偷的離開了沅江,並且膽大包天的女扮男裝,又重新回到了北地戰場,做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
北地戰場沒有埋沒她的一身才華,完全成了她施展才華的舞台,令她一路扶搖直上,短短的三年裏,就已經做到了一名大燕人人高歌稱頌的小將。
那時,先帝知道後,就非常的欣賞平陽郡主,並且還起了委以重用培養的對象,不僅下了詔令招郡主回朝受封,還有把當時最寵愛的長樂公主賜給郡主的打算。
後來,事情的變故就從這裏發生了。
郡主自知自己女兒身,根本不可能娶一個公主,所以在當時,就一口回絕了。
先帝當時隻當郡主是年輕氣盛,性子還不穩定,也不好逼迫,畢竟自己也尤為的看重這個年輕有為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輕人,於是當時就暫緩了這個賜婚的決定。
可是誰曾想,那朝陽公主知道自己被拒婚後,心裏百般個不高興,畢竟她是從小就被皇帝千寵萬寵的公主,高傲於她,怎能咽得下被一個小將拒婚而丟盡了顏麵的這口氣?
後來,這個刁蠻公主就開始經常百般的刁難平陽郡主,時常的下絆子找麻煩,而平陽隻當她是個不懂事且被慣壞了的小女孩兒,從來都不跟這朝陽公主計較。
久而久之,這朝陽公主也不知道是怎麼了,自此就開始迷戀上了平陽郡主,很快,就開始實行起了倒追。
平陽郡主無奈,隻得東躲西藏,避開這個瘋狂的小公主。
可誰知道呢,這個小公主也不知道是聽了誰的挑唆,為了得到平陽,就做出了下流的招數,對平陽下藥。
平陽一直都當這個小公主是個小妹妹,雖然躲著,但其實也並不討厭,所以沒有設防,就把她送來的酒給喝了,可誰知道,那一杯酒,卻自此斷送了她的一切。
後來朝陽公主趁此平陽中藥,就對平陽不軌,就這樣,也就知道了平陽是女兒身的事情,當時震駭之下,一顆芳心碎裂,就一怒之下回了宮,對先帝好一番言辭激烈的討伐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