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產後康複要素(4)(3 / 3)

找中醫開藥方,服散結通乳中藥,如蒲公英30克,橘葉9克,牛蒡子9克,王不留行12克,路路通9克,7K煎服。

母乳喂養正確的姿勢是什麼喂奶的姿勢非常重要,因為不正確的姿勢,會使母嬰都感到疲勞,尤其是初產婦,必須一開始就學會正確的喂奶姿勢。

有仰臥位、側臥位及坐位3種基本的姿勢:

①仰臥位:嬰兒趴在母體身上,乳母雙手環抱嬰兒,讓孩子嘴巴對準乳房。

②側臥位:母子均取側臥姿勢,乳母用手臂攬抱嬰兒,使嬰兒整個麵部朝向乳母的胸部。乳母可用手托住嬰兒的肩背部(注意不要托後腦勺)。

③坐位:母親把嬰兒抱在懷裏,使嬰兒呈半坐姿勢(注意不是平躺姿勢)。乳母最好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椅子高度要合適並有扶手,用於支撐身體。椅子不宜太軟,椅背不宜後傾。喂左側乳房時,左腳要墊高;喂右側乳房時,則要墊高右腳。

也可以坐在低凳上喂奶,一手抱著小孩,另一手的拇指和另四指托著乳房,上麵的拇指稍向下壓,這樣可以避免乳房堵住嬰兒的鼻孔,也可避免奶水噴出太猛嗆著嬰兒。

不管采取什麼姿勢喂奶,都要使母子感到舒服。不可以讓嬰兒養成含著乳頭睡覺的習慣,否則,會有堵住嬰兒鼻孔造成嬰兒窒息死亡的危險,還會給日後斷奶造成困難。

①嬰兒整個身體靠近母親,麵向母親。

②嬰兒的嘴及下頜部緊靠乳房。

③嬰兒的嘴張得很大。

④在嬰兒的上唇處可以看到部分乳暈,而在下唇處則較少看到乳暈。

⑤嬰兒吸吮緩慢有力,輕鬆愉快。

⑥母親乳頭不疼痛。

母乳哺喂多久為宜

一般情況下,嬰兒10個月大小即可以考慮斷奶,在具體實施中,應考慮一些具體情況。如果氣候炎熱、酷寒或冷熱多變,可以適當推遲一段時間斷奶。因為炎熱會使嬰兒對食物的適應性差,容易患腸道疾病;而冬季酷寒,對吃慣了溫暖母乳的嬰兒來說,突然改變飲食,容易著涼或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因此,斷奶應選擇在氣候較溫和的春季和秋季為宜。

斷奶不宜太晚,因為超過1歲的嬰兒,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斷奶方法應以循序漸進、逐漸斷奶為好。在準備斷奶階段,每餐先給嬰兒添加一些輔助食品,然後逐漸增加輔食量,同時逐漸減少母乳量,由此逐步過渡到以吃輔食為主而吃母乳為輔的狀態,維持一段時間後,使嬰兒逐漸習慣,然後再行斷奶。通常嬰兒長到5~6個月時,即可以開始每天給嬰兒輔喂少量的稀粥、蒸雞蛋、果泥、菜泥等;到7~8個月時,可以適當增加輔食量,減少哺乳次數;到10個月左右,嬰兒就可以完全適應成年人的食物為主的飲食了。

需要提醒的是,給嬰兒斷奶並不是意味著“中斷所有奶製品”,牛奶、羊奶或其他奶製品營養豐富,始終是嬰兒、兒童甚至青少年成長期間較為理想的營養食品,可以長期做為孩子的營養食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給孩子斷奶,隻是中止母乳喂養。

準備懷孕、孕育寶寶、產後康複,整個孕育過程全都離不開孕產檢查。

孕前體檢,能使孕婦以健康的身體狀況迎接寶寶的到來。

產前檢查,讓醫生隨時了解孕婦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狀況。

而圍產檢查,能了解自己恢複得究竟怎麼樣、寶寶的健康成長狀況。

孕前、孕期和產後這三個階段,到底要做哪些檢查?檢查內容包括什麼?為什麼要做檢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