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孕期生理保健(6)(2 / 2)

有的女性懷孕後,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好發脾氣,易動怒,喜歡和丈夫、他人找茬吵架,弄得與丈夫、他人關係緊張。孕婦發怒,不僅有害於自身的健康,而且極易殃及胎兒。孕婦發怒時,血液中的激素和有害化學物質濃度就會劇增,使胎兒,直接受害。發怒還會導致孕婦體內血液中的白細胞減少,從而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使後代的抗病能力減弱。如果母親在胎兒口腔和上頜骨形成的第7~10周時經常發怒,可能會造成胎兒齶裂或兔唇。

為了孩子,孕婦一定要少發怒。十月懷胎,是一段漫長的歲月,在此期間難免遇到讓自己氣惱的事。當遇到令人氣憤的事情,先不必急躁,一時發火並不能解決問題,再者發火會傷害自身、危及胎兒。

要發火時,努力克製自己,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這都會使氣悶的心情得到緩解。看看電影、聽聽音樂、散散步、做做操,都會使精神放鬆,頭腦冷靜。能否保證遇事不怒,與一個人的思想覺悟、品德修養密切相關。孕期女性尤其要加強自身的修養,以自身的優秀品質、完善的人格來影響腹中的胎兒,進而提高胎兒日後的心理素質。

腹內的胎兒是男孩還是女孩,是夫妻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雙方家長和親朋好友經常詢問的話題之一。這個問題常常會給孕婦造成一種心理壓力,孕婦會想:“孩子的性別會如願嗎?不如願怎麼辦?”

其實,在孩子性別上的疑慮是最沒有意義的事,無論男孩或是女孩,早在精卵結合的生命之始就已經確定了,無論想與不想,都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事實。

猜想也好,想象也罷,不是什麼壞事。關鍵看怎麼想、想什麼。積極的、美好的遐想會給胎兒的生長發育以良好的鼓勵,消極的、悲觀的亂想,卻會給胎兒造成不良影Ⅱ向。因此,在孕期,孕婦不要毫無節製地胡思亂想。

孕期要把不必要的猜測換成有意義的想象,這也就是想象胎教。我國自古就有“欲子美好,數視璧玉”之說。“想”不是毫無意義的,“想”本身是一種意念,它會作用於自身,也會作用於他人。因此有人總結:看珠寶玉器、欣賞書畫,可使胎兒有美感;優美的音樂能融合情緒,陶冶人心等,這也表明孕婦的感受都會影響胎兒。胎兒心智方麵的發展,更有賴於孕婦本身文化素質、道德情操的提高和深化。

妻子對未來孩子的猜測與幻想,是孕婦的一個美好的願望,也是妻子的一個美麗的夢。對此,丈夫可以加以正確引導,讓孕婦多想一些對胎兒有益的事,消除那些對胎兒不利的想法。對於胎兒的性別,不應造成孕婦的心理負擔。

哪些因素能誘發妊娠期心理障礙

誘發妊娠期心理障礙的常見因素如下:

事先沒有計劃要孩子,寶寶突然而至,使人措手不及,要和不要,往往會猶豫不決;甚至有的夫妻對懷孕持排斥心理:還有一些夫妻盼子心切,一心隻想生個男孩,從心理上不能接受女孩。這些不健康的心理往往可以引起孕婦心理波動及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