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黃思路之母王晶:重視培養情商(2 / 3)

思路獨自去美國學習鋼琴,還是中學時期。那時候,她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打工,有時一天要上好幾個小時的班,常常無法按正常時間吃飯,總是胃痛。她的胸牌上寫著她的中國國籍,為了不讓別人說中國人工作不負責,她也從不肯中途請假。

有一次,演出快開始時,她為了幫一位拄雙拐的美國老太太換票,忍著胃痛跑到對麵一座樓,在換完票回來的路上,她眼前一黑,暈倒在草地上。回國後,思路才把這次經曆說給媽媽聽。王晶聽著聽著,心疼得直掉眼淚,可在內心深處,她為有這樣一個堅強的女兒而驕傲!

思路善解人意,凡事先為別人著想,發生利益衝突時,她總是自覺地調整自己去適應別人,從不強求別人來遷就自己。最重要的是,她從中獲得了很大的快樂,為自己能夠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的感到自豪。

王晶欣慰地看到,女兒身上表現出的很強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以及勇敢頑強的個性品質,不僅大大增加了她成功的機率,而且還讓她學會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去看待人生,享受人生。

教子點睛:

王晶認為,有原則的愛才是理智的愛。她為了讓孩子長大以後能經受委屈,從孩子一出生起,就不替孩子承擔她遇到的困難,並利用這樣的困難,來鍛煉孩子。這樣的母親是理智的,她舍得讓孩子獨立地去麵對生活的難題,那麼,將來一旦有什麼變化,孩子很容易就能應對。

讓孩子“自作自受”

每當孩子做錯事了,王晶總會想辦法懲罰孩子。但是,王晶“懲罰”孩子不是打、罵,而是“罰跑腿兒”、“罰款”、“罰起早”。她的做法與其他父母大不相同,當女兒做錯事的時候,讓她“自作自受”,體驗由於自身的錯誤帶來的後果,這是王晶獨到的“懲罰措施”。

有一次,8歲的思路到學校排練節目,由於走得匆忙,忘了帶伴奏磁帶。王晶雖然發現了,卻沒做聲。王晶想,女兒常忘東西,提醒她一次,她的依賴心理就增加一分,那麼以後就還得提醒一百次、一千次,不如讓她受點挫折,讓事實來教育女兒。

思路馬上就要到校門口了,才忽然想起忘帶磁帶一事。可是,時間已經不允許她回家取了,她隻好打電話讓媽媽給她送到學校去。按理說,孩子的要求也並不過分,如果是我們,也許就會馬上給孩子送去。而身為大學老師的王晶,當時正好放暑假在家,完全有時間給女兒送去。但她沒這樣做,隻對女兒說:“你自己犯的錯誤,不應該懲罰媽媽。你自己想辦法解決吧!”

小思路沒有辦法,隻好向老師說明情況,把節目順序往後調整,自己騎車頂著烈日回家去取伴奏帶。王晶說:先去“吃一塹”,然後“長一智”。我讓她多跑這一次,後來她才能少跑無數次,因為她記住了這個教訓。

還有一件事,發生在她小學臨畢業前。由思路負責的一筆為特困生捐款的現金,一下少了200多元。老師說:“算了,反正捐款的目的已經達到,這個同學也把小學讀完了。”王晶堅決反對,要求女兒把賬目的漏項補齊,補不上的由她自己賠償。思路把漏記的賬補上後,還有120多元因事隔數年,實在記不起來,隻好墊上自己的錢。

王晶說:“這種做法類似罰款。如果孩子長大以後在工作中出現這樣的差錯,也是必須要承擔責任的。我這樣做,隻是提前讓她通過懲罰接受教訓,以免這種做法成為習慣。”

從此以後,王晶要求思路每天對自己的花銷記賬。上中學後,思路各種收入和開支數目越來越大,隻要遲一天記賬,媽媽就罰女兒10元錢。思路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不敢懈怠地記賬,否則媽媽給的100元彙款,收到後10天不記賬,就罰光了。

有一段時期,思路每天晚上睡得晚,早晨又想提前半個小時起來早讀。可是,她聽見鬧鍾響後沒有馬上起來,結果又沉沉睡去,如果不叫她,上學就要遲到。

這樣一來,鬧鍾便形同虛設。王晶讓女兒把鬧鍾設定推遲半小時,按正常時間起床,好睡得充足一些。開始女兒不願意,每天晚上總說保證第二天能早起,可是第二天還是迷迷糊糊睡過去。

王晶就把鬧鍾沒收了,說:“既然鬧鍾起不了作用,就別用了,我可不當你的鬧鍾!”沒有了依賴心理,思路睡到清晨便很警覺,聽到一點點動靜就醒過來了,馬上翻身起床,生怕一覺睡過頭。幾天之後,王晶把鬧鍾還給女兒,思路便能準時起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