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
財經論壇
作者:譚國光
【摘要】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國家財政體製改革的持續深化,事業單位現行的會計核算製度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事業單位在日常會計核算中存在的會計行為不規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等諸多問題日益暴露出來,影響了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和政府的科學決策。本文在分析目前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質量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事業單位 會計核算 對策探討
一、前言
行政事業單位是行使國家賦予的一定權力、具有一定的政府職能、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組織機構。事業單位會計又稱預算會計,是指根據事業單位的性質和運營為目標,為使用者提供事業單位委托責任的會計信息並作出經濟和社會決策的一種會計。事業單位會計為了執行事業任務保證業務活動的資金需要,一方麵要向財政部門和上級主管單位按照核定的預算領取經費,另一方麵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開支標準安排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和各項專業業務和經營業務的各項支出,收支相抵為單位的結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對事業單位中的各類資金運行情況進行連續、全麵、係統地記錄和核實,反映和監督事業單位執行國家預算情況,其核算的對象是各類事業單位在單位預算和執行過程中的各項收入、支出和結餘,以及事業單位在資金運營過程中形成的資產、負債和淨資產。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市場化程度的逐步提升,我國市場經濟得以規範和完善,事業單位作為國家設置的公共服務機構,在市場經濟中更多地扮演引導和服務角色,因此,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質量,能夠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保障會計信息質量,從而有利於規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使事業單位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完成公共服務職能,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會計基礎工作不規範
會計基礎工作不規範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在原始憑證方麵,部分事業單位核算的原始憑證填寫不完整,開票的日期、開票人、收款人、購買單位客戶名稱等出現漏填、少填和不填的現象比比皆是,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這些不完整的原始憑證被納入事業單位的會計資料,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同時,原始憑證不真實現象頻發,包括經濟業務項目與實際發生項目內容不符、經濟項目內容與發票使用範圍經營範圍不符、使用過期作廢發票及收費收據,甚至出現違規編製虛假的自製原始憑證行為。這些不真實憑證沒有得到嚴格管理,為部分單位和個人貪汙侵吞公款大開方便之門,縱容了違法犯罪行為。
其次,在記賬憑證方麵,部分事業單位出現會計記賬憑證摘要過於簡單、會計科目名稱不規範、業務處理不及時等現象,對會計核算造成困難。同時部分事業單位在開設銀行專戶時,未將會計憑證列入單位財務會計總賬內管理,而將其單獨記賬和保管,形成“小金庫”和“賬外賬”,容易導致資金的流失,資金安全完整得不到保障。
最後,在賬簿設置方麵,部分事業單位不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刷的賬簿,個別單位不設置總賬,無法對各明細賬進行核對、控製和平衡賬務,固定資產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混用或一本賬多年度使用,賬簿在啟用時不填寫“經管人員一覽表”和“賬戶目錄”,會計人員調動時間和經管人員責任不清。賬簿登記發生錯誤時更正方法不規範,有的挖補、塗抹、刮擦,數字書寫錯誤。
2、會計核算中內部控製不健全,會計監督檢查機製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