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攻擊行為的矯治。攻擊行為是指個體對他人進行言語和身體的攻擊。攻擊行為多的男生易衝動、自控力差、情緒起伏比較大、脾氣暴躁、任性固執。當孩子可能有攻擊行為時,父母應早發現。早矯正。其矯治方法有:
(1)情感教育。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感受被他人攻擊時的心理。父母向孩子講故事,給孩子找到可以作為榜樣的人物,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抑製自己的行為。當孩子有了進步時,父母就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2)培養交際能力。父母應經常教育孩子處理問題和事情的恰當的方法,而不是采用暴力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促進孩子的適應社會行為,減少對他人和社會的攻擊。還要培養孩子建立一種責任感,讓孩子學會和別的孩子相互尊重、相互謙讓,培養良好的交往技能。
(3)理性對待。父母要正確而理性地對待孩子的攻擊行為,既不要過分保護和偏袒,又不要采用“以暴製暴”的方法進行管教。否則,既可使孩子產生攻擊別人的合理感,加重攻擊行為,又會使孩子模仿父母用同樣的方法“征服”同伴。
2.矯正抽煙。
(1)感化。父母要預先明確地告訴孩子,如果他決定抽煙,父母會感到非常痛苦和失望。孩子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和痛苦就不會去接觸香煙,這比與孩子理論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更為有效。
(2)為自己負責。要幫助孩子認識到,他們要為他們自己的行為負責。
(3)父母做出榜樣。父母要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如果你抽煙,那就得拋開你自己對煙的感情,並明確指出你不希望孩子抽煙。如果有親戚抽煙,要告訴他們不要把煙給孩子。
(4)明之以理。要告訴孩子抽煙危害健康。香煙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對人的身體尤其是肺部危害巨大,經常抽煙可以導致許多疾病的發生,重則危及生命。如果孩子十來歲時就開始抽煙,那他一般會形成20年的煙癮。這將會對他的未來和身體造成更多的危害。
(5)進行幹涉。父母要設法把香煙清除出孩子的生活環境。堅持送孩子到禁煙的學校上學。無論什麼時候幹涉,都不嫌太遲。有些孩子在7~9歲之間第一次抽煙,甚至那些已有好幾年煙齡的孩子也能在父母幫助之下戒煙。
3.戒除偷竊。造成孩子偷竊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這幾種情況: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足夠的重視;冒險的欲望,博得朋友的承認和欽佩;缺乏分辨是非的意識等等。如果發現孩子有偷竊行為,父母可用以下辦法杜絕孩子的這一惡習。
(1)父母保持冷靜。孩子有偷竊行為,不要驚慌失措,通常在當場抓獲對他們的懲罰就足夠了。一旦發現,這種行為絕不能姑息養奸。
(2)有錯必改。當孩子偷竊了別人的東西,強製孩子要為其行為向失竊者道歉。在這種情況下,最好讓孩子自己單獨去做,父母不要越俎代庖。
(3)賠償損失。必須讓孩子明白,他要為別人的物質損失承擔責任。可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來賠償損失,也可以從孩子的零花錢中扣除罰款,讓他切身體會到受處罰的滋味。
(4)加強監督教育。父母要加強對孩子零花錢的監督。如果孩子不斷帶回新的電腦遊戲卡的總價值已超過他這期間的零花錢,那就一定有問題。
(5)慎重交友。要經常教育孩子,交友要慎重。讓孩子避免與那些社會不良少年接觸和來往,密切注意孩子的交往,經常邀請孩子的朋友到家中作客。多和孩子的老師交流,有助於發現孩子的異常行為,防患於未然。
男生一旦染上了種種惡習之後要矯正過來是很難的,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作家柳青曾經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卻常常隻有幾步。”男生都還沒有走上社會,前麵的道路還很長,惡習會使男生步入歧途,甚至把他引向犯罪的道路。所以男生一定要走好每一步,隻有學會分析,學會辨別,學會拒絕,才能保護自己。作為男生的監護人,父母一定要及早發現和糾正男生生活中存在的種種惡習,千萬不可對男生身上的惡習采取姑息縱然的態度。隻有及時幫助男生糾正身上的惡習,才能挽救孩子的心靈,免得他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