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視三問”走基層(1 / 1)

“三視三問”走基層

機關與基層

作者:成都市直機關工委

成都市認真踐行近年來實踐中形成的“視群眾為親人,問需於民;視群眾為老師,問計於民;視群眾為裁判,問效於民” “三視三問”群眾工作法,積極采取措施推進“走基層”活動。

—充實力量,迅速啟動。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新初親自審定相關工作方案。一是組織到位。省委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走基層”活動文件下發後,市委立即組建機構,明確職責。第一批活動單位加大“五進”活動力度,第二批活動單位統籌各種形式的“走基層”活動,工作機構全部組建到位。二是人員到位。市委“走基層”活動協調小組成立辦公室,下設綜合組、指導組和宣傳組,從牽頭單位、具體責任部門中抽調政治素質強、工作作風好的幹部充實工作力量。第一批活動單位實施教育實踐活動工作人員一肩挑、同步推進“走基層”活動,第二批活動單位實施教育實踐活動籌備力量全到位,把“走基層”活動作為紮實啟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練兵場。三是落實到位。相關牽頭單位把重點領域“走基層”活動作為本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發揮牽頭負責、統籌協調作用,具體參與部門主動配合,不講條件、不推責任,按照協調小組明確的職責要求和時間表,倒排工作進度、製定工作方案,指導相關責任單位結合前期收集到的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和摸底排查出的重點問題,迅速建立“三本”台賬,分解辦理。全市各地各單位“走基層”活動已全部展開。

—領導帶頭,紮實推進。堅持總結運用好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好做法、務實管用的措施,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用好問題管理法和“三視三問”群眾工作法,確保“走基層”走的實、落實得好。一是堅持領導帶頭,“走基層”有示範。市領導率先垂範,每人至少聯係1個村、1個社區、1所學校、1家企業,結對幫扶1戶困難家庭、對口指導1個窗口單位;每名縣處級幹部至少確定1個聯係點,與1戶困難群眾結成對子;鄉科級幹部至少與1戶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按照誰主管、誰負責,領導幹部帶案下訪、包案化解,做到涉穩群眾一人不漏、困難群眾一戶不少。青白江區把一把手承諾踐諾製度推廣到“走基層”活動中,確保領導幹部發揮示範帶頭作用。二是推行“三視三問”群眾工作法,“走基層”有方法。堅持“視群眾為親人、問需於民”的執政理念,通過民情專遞、鄉村夜話等方式把群眾的需求問具體;堅持“視群眾為老師、問計於民”的執政方式,通過網絡問政、民主懇談、村級治理機製等方法,用群眾智慧、依靠群眾力量為群眾辦實事;堅持“視群眾為裁判、問效於民”的執政標準,通過群眾全程參與、群眾評議等途徑,讓群眾監督整改那些“老大難”問題。三是堅持問題管理,“走基層”有成效。對“走基層”活動中收集到的問題,實行動態建賬、定期議賬、逐一銷賬,辦一批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好事,確保“走基層”落到實處。市直機關去年11月初啟動開展“結對心連心·文明在一起”聯係服務群眾主題活動,建立了意見建議台賬,已收集反對“四風”、社會管理、城鄉建設等12類意見7156條,問題矛盾10785條,辦結7952條。

—從嚴督導,狠抓落實。堅持及時有力的從嚴督導、從實指導,解決活動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走基層”各項任務和要求得到貫徹落實。一是倒排工作進度。按照省委、市委要求,各地各部門倒排時間表,采取上級指導下級的方式,在去年12月底之前,建立村(社區)明細賬、市級層麵分類賬。市委督導組采取隨機抽查、定期調閱的方式,確保民生訴求、困難群眾和穩定工作“三本台賬”落地生根。二是用好兩大督導製度。“走基層”活動中,堅持用好“限時辦結”和“定期通報”兩個製度。針對“走基層”、走過場,建台賬、建假賬,群眾反映強烈的具體問題辦理不及時、辦理結果群眾不滿意,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等問題,定期梳理、適時通報。三是傳遞經驗做法。市委督導組在加強督導的同時,把教育實踐活動中帶著問題搞活動、帶著思考搞活動、積極調動領導幹部和群眾兩個積極性等好的經驗做法傳遞給基層,把在基層中發現的鮮活的群眾工作法帶進機關,進一步增強機關幹部的群眾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