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孩子多想,對孩子有創見的想法要鼓勵,千萬不要受成人思想的束縛。家長應該經常提出問題,讓孩子思考,培養他們動腦筋的習慣。方法可以多種多樣。講完故事,看完電影,參觀結束,馬上就裏麵的內容提一些問題讓孩子去思考;在馬路上走,在做家務時,也隨時可以提問題,叫孩子動腦筋去想、去琢磨。這樣,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大大提高。
(3)要讓孩子有自由活動的機會
許多研究資料表明,家長隻要經常與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在玩當中逐步鍛煉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有利於形成孩子思維能力的自覺性、獨創性、靈活性和邏輯性等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孩子的高級思維能力。
(4)要重視孩子的口頭語言,培養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達到此目的,要求家長和老師要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對孩子進行語言教學,要把發展孩子的口頭語言與思維作為重要的任務來完成。平時在日常生活或在其他一些活動中,不要放過任何機會跟孩子對話,教他們說話,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思維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
(5)積極發展孩子的形象思維
實踐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思維活動不是大腦憑空產生的,而是在接觸事物的過程中產生的。孩子接觸的事物越多,積累的感性知識就越豐富,概括事物的能力就越全麵、越正確。大自然有寬闊的胸懷、豐富的知識、鮮豔的色彩、嬌美的姿態、動人的音響和神奇的變化,能吸引孩子,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父母應經常帶孩子外出遊玩或散步,和孩子邊走,邊玩、邊看、邊談,把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生活中蘊藏的知識,一點一滴地告訴孩子。在遊玩或散步時,可引導孩子認識各種花草、樹木及其顏色。到動物園時,可引導孩子認識各種動物,鼓勵啟發孩子提出問題,向孩子提出能使他感興趣的問題,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要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參加實際活動,多看些幼兒讀物、電影、電視,多聽廣播等。
(6)在發展孩子形象思維的同時,要適當訓練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讓孩子逐步掌握正確的概念,還要讓孩子掌握相應的詞,把相應的詞和事物多次的結合。引導孩子對同一類事物進行比較,發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然後把共同點加以係統和概括,以造成普遍的概念。比如,要讓孩子掌握電視機這個概念,先要讓孩子掌握電視機這個詞,然後把電視機這個詞和各種各樣的電視機結合起來,這樣孩子就會了解電視機一詞的真正含義。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發展孩子的語言,把具體事物跟詞結合起來,逐漸增加詞的講述,擺脫形象的束縛,使抽象思維得到順利發展。
(7)經常對孩子進行擴散思維訓練
擴散思維(也叫發散思維、求異思維)是衡量孩子創造力的指標之一。對孩子進行擴散思維訓練的方法很簡單,家長可以試一試。
①經常向孩子提問題。“白麵可以做什麼?”(枚舉性問題),“強強今天為什麼沒有來?”(推測性問題),“明天天氣怎樣?”(預見性問題),要求孩子通過擴散思維,講出多種答案。
②組詞造句遊戲。說一個字或詞讓孩子對答。如:魚金魚鯉魚帶魚;家禽雞鴨鵝;煤球是黑的元宵是白的;皮球是圓的手絹是方的。用這種方法能提高思維闊度。
③連接詞遊戲。說一個詞讓孩子連接下去。如:吃飯飯桌桌布布鞋鞋帶。訓練孩子思維的流暢性,進而提高思維速度。
④畫圖和變形遊戲。畫個大圓圈,讓孩子添上幾筆,可變成太陽、鍾、蘋果等。用火柴讓孩子拚三角形、正方形、梯形。訓練孩子思維的靈活性。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長大了成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師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學生“怎麼怎麼發展,而必須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是小草就讓它裝飾大地,是參天大樹就讓它成棟梁之材。”
——門肯(美國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