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放學回到家,就開始忙著寫老師布置的作業。一個人在家,趴在客廳的桌子上,爭分奪秒的寫著,生怕時間不夠用。寫的手累了,就放下手裏的鉛筆,休息了會。但是,手是停下來了,心卻開始了漫天的遐想,關於另一個自己的想象。
從懂事開始,心裏就萌生了一個想法,世界這麼大,人這麼多,在世界的另外一個地方,一定有一個和自己長得差不多,年齡相仿的人。跟自己一樣,每天在同樣的時間裏做著同樣的事情,有著同樣的思考,我想著他的存在,他想著我的存在。過去素未蒙麵,今後也不一定相遇,但就是在心裏真真切切的存在著。
年齡慢慢長大,接觸的人和事也多了,知識充實了腦袋,見識提升了眼界。可是,自己還是沒有忘卻和放下那個關於另一個世界自己的想法。總覺得,他一定也和我一樣,經過自己的努力,老師的教誨,和爸媽的引導,上了初中,讀了高中。
十八歲的花季裏,我有了愛情的懵懂,開始被一些漂亮的女生吸引,在乎自己在女孩眼裏的評價。上課的時候喜歡表現自己,一方麵在證明自己是一個積極上進的好學生,另一方麵卻是想通過自己的表現吸引心目中那個喜歡的女孩的目光。老師提問完,我站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看我,包括那個女孩。雖然當時我看不見她的表情,可是,心裏卻能清晰的感受到那份關注!
而當這份愛戀在心裏愈發強烈的時候,羞澀的我還是選擇了苦苦的守候和等待。我喜歡她,她究竟喜不喜歡我,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她會看到我的表現。
深夜時分,每每心裏矛盾掙紮的時候,無人訴說,也羞於啟齒。而這個時候,我就更加想念另外一個世界的自己,因為我知道他也和我一樣,麵臨同樣的抉擇,我想聽聽他的想法。可是,許多個夜晚過去了,他許多次走進了我的夢,卻沒有跟我分享半點兒的感受!
後來,我大膽的跟那個女孩吐露了自己的心聲,沒想到,羞澀的女孩也關注我很久了,隻是出於理智的矜持使她比我還沉默。就這樣,我們偷偷的開始了交往,一起放學,一起自習,一起爬山,一起壓馬路,一起去圖書館讀書,她喜歡張愛玲的小說,我喜歡泰戈爾的詩歌。
伴隨著交往的深入,我收獲了愛對心靈的撫慰,感動,幸福。而這些時候,我也會情不自禁的想到他。想和他分享自己現在的幸福,想知道他是不是和自己一樣也收獲了純真的愛情,感動並快樂著。
高中時代的愛戀純潔而幹淨,沒有欲望的成分,隻有欣賞和喜歡。所以,到後來因為現實的抉擇,她去了北方上大學,我去了南方讀大學,彼此分開的時候,更多的是鼓勵和祝福,沒有悲情的話別和眼淚。這是一種精神之戀,超越世俗的欲望,更多的是心靈之間的碰撞,而非肉體之間的摩擦。這樣的愛,不會生恨,滿滿的都是純情的記憶。
當來到這座城市的時候,一切都是嶄新和陌生的。陌生的麵孔,陌生的口音,陌生的環境,唯一聊以慰藉的是心裏還有一個熟悉的他。
夜深人靜時,我問他,新的環境你還習慣嗎?他說,有你在,我從未孤單過,而這句話,也正是我想對他說的,有你在,我從未孤單過!感謝另外一個世界的自己,我們將相伴走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