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接觸菲律賓人之前,我印象中最古老的記憶就是小時候從香港電影裏了解到的菲傭的故事。長相憨厚老實,做事勤勤懇懇,而且嘴巴還特別的甜,成天操著一口別種風味的太太,先生,小姐之類的稱呼。但是,這種純粹的印象因為電影的娛樂性而變得非常的不具有實際性,而隻能當做一種茶餘飯後的談資。
後來,出國之後,慢慢的接觸多了,對於這個民族又有了些嶄新的認識,而且,非常的充滿趣味性。尤其是那群每天樂此不疲飛奔在籃球場上的拖鞋幫,更是令我不禁驚歎這個民族的活力和青春。
關於拖鞋幫,這個稱呼好像很久之前就有了,隻是我孤陋寡聞,很多年之後的今天才知道。他們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團體,個子都長的不高,按中國的古話來說,基本都是五短身材;長頭發,差不多都是烏黑的,晚上在燈光的照射下,油光錚亮的;下巴上留著小山羊胡,看起來特別的有種成熟的男子漢味道;然而,當他們一開口啊,我的個天啊,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全是嗲了嗲氣的娘娘腔,嗓音又細又尖。而最最顯眼的,就是那一雙雙的塔拉板,也就是拖鞋。
以前沒事的時候,跟他們打過幾場球,這幫哥們基本上都是拖鞋,而我們全是一本正經的運動鞋之類的。但,就是這樣的裝扮,我們居然還是跑不過他們,那雙拖鞋啊,甚至是那種夾腳趾的,在奔跑的時候,都好像已經和他們合為一體了。
傳統印象裏,菲律賓這個民族不怎麼擅長運動,尤其是田徑和籃球。奧運會,亞運會上,幾乎鮮有記錄。這個國家的籃球在亞洲來講,也隻能算是末流的。但是,來自堂堂東方大國的我們,背上是國家曾經給予的無限榮耀。不說別的,單就籃球而論,奧運會前八名,亞運會,亞洲杯好多個第一。可在這打野球的拖鞋幫麵前,我已經開始懷疑,我們自己的光輝曆史,我也開始假想是不是這個民族由於對運動發自內心的熱愛,而對所謂的獎杯,名次,排名,不屑一顧呢!
在他們的叫囂下,幾場跟他們的較量下來,我們基本都是灰頭土臉的落敗,跑不過他們,跳不過他們,比分上更是如此。於是我開始驚詫是不是那雙拖鞋給了他們奔跑和跳躍的魔力,給他們注入了無限的活力。而我們這幫人,穿著整齊的籃球鞋運動鞋,卻被地球引力死死的釘在了球場蒼白的地麵上。
就算那幫,被我們戲謔的稱作“老菲律賓的”大叔們,也是如此的有活力。拖鞋,籃球,嫻熟的球技,彪悍的球風,行雲流水的傳球,默契的配合,這無不是令我們折服的。所以,每當跟他們打完球,回屋洗完澡躺在床上的時候,我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個所謂的拖鞋幫為啥這麼有活力,在球場上那麼的有激情呢?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真的跟那雙拖鞋有關?改天,我也試試去,拖鞋我也有,而且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