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別做孩子的“阿拉丁神燈”(17)(2 / 3)

(2)讓孩子自主的學習

讓孩子自主的學習,其實很簡單,隻要您少幹涉就夠了。因為,每個孩子天生都是好學的,隻要您沒有用不得當的辦法去打斷他們,他們會很專注地自主學習的。

比如:孩子在專心玩一個玩具的時候,您千萬別拿著水果去要他吃等等。孩子有疑問時,自然會找您去解決,這個時候,你和孩子一起查書,翻資料,找到答案。這樣時間長了,他遇到困難時,就會自己主動地去找書,尋求結果,而不是依賴於你的幫助了。慢慢地,也就學會了自主學習。

①學習,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本來就應該是自主地。尤其從心理學研究的發展曆程上來看,早期的行為主義研究發現,動物和人類早期的學習心理,就是一種被動地強化;而後起的人本主義心理研究發現,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其本質上就是學習是人的自覺主動性的學習行為。小學生中優秀學生和差學生的最大區別也就在於學習的主動性上。也就是說,隻有主動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

自主學習,是人本主義的基本思想。所以,要提倡和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家長必須相信:孩子的本性是誠實、善良的,任何一個孩子都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秀素質與天賦。

孩子在本質上是自立的、能動的,其行為受自己的意見和價值觀的驅動和維持,不受外來因素的支配。

孩子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是孩子成長發展最基本的需要,人天生就有發展自我、表現自我的本能欲望,並且每人都有能力權衡利益,做出個人的決定。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自發的自我指導者和自我實現者。

孩子具有先天的學習潛能,家長應充分利用孩子這種學習內驅力,激發孩子自我實現的欲望。這樣,順理成章,家庭教育的本質和根本任務應放在促進孩子的自我實現和發展的潛能上。

②為了能夠讓孩子自主學習,促進孩子的自主學習,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職責表現為六個方麵:

幫助孩子弄清自己到底想要學習什麼。當然,也不是隨著孩子自己的意願想學什麼就是什麼,我們可以運用追問法,引導孩子反複追問自己,弄清到底為什麼要學,學了會有什麼好處,引導孩子弄清真正的學習意圖。

幫助孩子發現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這不僅是在孩子學習之前的事情,更多是地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和學習一個階段後的總結和體驗,學習給他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好處。

幫助孩子安排適宜的學習活動材料。這不僅是孩子的課本,可能更多的是家庭生活的內容。

維持著某種滋育孩子學習過程的心理氣氛。比如,孩子書房的裝飾、家庭共同的學習時間、家庭成員相互討論的習慣等等。

家長自身也應作為可以為學生利用的資源,家長應當將本人的經曆、本人的學習實際經驗、以及工作成就等等,當作資源給孩子加以利用。

③家長必須做到:

充分信任孩子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並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孩子

自身表現表裏如一

尊重孩子的個人經驗

重視他的情感和意見

深入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

家長隻有以這些態度品質處理好家庭中的親子關係,才能免除孩子種種精神上的威脅和挫折,才可能使孩子的自我實現的學習動機得以自然的表現。

④家長的主要作用在於建立一個積極、接納、無威脅的學習環境,作為孩子學習活動的谘詢者和合作者,孩子情感的反映者,促使孩子自我指導,激發孩子自我實現的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