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適的價位買入自己熟悉的有價值的公司,然後長期持有,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與時間做朋友”。現在的許誌宏、梁劍和林國老,基本上不會整天盯著股價和指數,他們更關心所投資公司的財報,更願意花精力去研究公司的基本麵。
最終,許誌宏、梁劍、林國老,都選擇做長期價值投資者,“與時間為友”。
他們一致認為,是金子最後都會發光,他們堅持長線投資美股,因為這是更適合他們的投資方式。
認識世界
更大的財務自由,一開始,幾乎所有 “炒美族”都是奔著這個目標,毅然決定到美國股市去尋找更多的機會。
一旦投入進去,他們才發現,這個全球最成熟且擁有最多最好的上市公司的資本市場,給予投資者的遠不止財富和投資經驗這些。
許誌宏和林國老、梁劍三人都特別喜歡研讀美股公司的年報。
更讓許誌宏欣喜的是,自己居然僅僅通過看一家公司的年報、財報,就完全可以弄清楚這家公司是怎麼運營的,搞清楚其商業模式、財務狀況,並可以據此判斷其發展前景。
尤其是那些自己關注領域的頂尖公司的年報,讀起來特別長知識,對於全世界這個行業的現狀和未來就會有清醒的認識。
也是做了美股,許誌宏才意識到,原來一家好的公司,通常都是商業模式明晰且注重主營業務。
經過對比,許誌宏不得不承認,偉大的公司都是專注於某一領域,靠主營業務帶動公司發展。
也是當了“炒美族”之後,許誌宏才意識到,在美股市場,一個公司好和壞都可以被市場極致地體現出來。這個市場機會多,但風險也更大,它會無情地打消投資者對成熟市場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沒有成熟的投資理念和強悍的心理,不熟悉美國股市的運營規程,不要輕易嚐試。
美國股市並非沒有造假,但許誌宏和林國老都認為,在以誠信為基石的美國股市,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並會付出慘重代價。
長期在美國矽穀工作並關注美股的計算機科學家吳軍就指出,很多上市公司都會給出今後一年左右時間的財務預期,甚至對於這個行業今後幾年成長的估計。這些預測是否能成為現實,坦率地講很多投資人多少有些疑問。但是,美國大部分公司對一年業績的預期會八九不離十。
事實上,2010至2012年,美國標準普爾500股票指數的成分股公司,四分之三給出的財務預期都是達到和超過了的,即使未達到預期的公司,實際情況和預期相差一般不到5%。
正是由於長期良好的曆史記錄,投資人相信上市公司說的話。這是美國股市不斷增長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經常達不到預期,或者時不時調整盈利預期,或者對自己所在領域的未來做出過度樂觀的估計,用不了多久,美國的投資人就會不再理睬這家公司,同時美國證監會也會出重手整治它。
一家公司進入美股市場並不難,但是進來以後就等於戴上了一個緊箍咒。而在A股市場,上市很難,但一旦成功上市,鮮有被摘牌退市的情況發生,因此很多公司在上市前通過各種方式努力“粉飾”業績,上市後暴露無遺卻少有重罰,最終受到侵害的還是投資者。
許誌宏毫不諱言,炒過美股的人,再回頭做A股的人很少。“當你知道世界運轉的真正景象和奧秘,再回頭去麵對被扭曲和被遮蓋的世界,會感覺相當別扭和不舒服。”許誌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