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寶寶為什麼愛頂嘴
以前乖乖聽話的寶寶不見了
震震兩歲半以前可聽話了,非常懂事,你跟他講的道理他似乎都懂,讓他吃飯、睡覺、洗澡、吃藥甚至打針都很容易,和震爹震媽基本上沒什麼衝突。可過了這個年齡後,爸爸媽媽就發現震震開始愛頂嘴了,怎麼跟他講道理都不聽,而且愈演愈烈,越來越難對付,簡直是個家裏的“小反叛”。
比如有一次,震震對爸爸的煙灰缸產生了濃厚興趣,媽媽告訴他煙灰很髒,弄撒了很難打掃,可剛一說完,震震寶貝就當著媽媽的麵把煙灰缸倒扣著扔到地毯上。媽媽讓他承認錯誤,嚇唬他,他就是不認錯,而且絕沒有眼淚,直到整件事情都過去了,他都無動於衷,好像跟他沒關係似的。
再比如你讓他吃飯,他會說“我為什麼要吃飯”;讓他洗澡,他就說“等會兒”或者“你讓我再玩一會兒”……總說等會兒,把媽媽惹急了,震震會說“你怎麼那麼大聲跟我說話?你就再讓我玩會兒不行嗎?”爸爸在書房聽見了很生氣,趕過來增援媽媽說服教育兒子,震震頂住巨大攻勢毫無懼色,還繼續頂嘴,氣得震爸過來抬手要打他,但看著兒子可愛的臉蛋無邪的眼睛,又下不去手,可父母二人對這個總講歪理的寶寶真的很頭疼。
震寶寶倒也不是總用頂嘴的方式來對抗父母的規矩,有時他保持沉默拒絕合作,這種方式卻更讓父母惱火。要是爹媽說話沒對他的心思,他有時就當做沒聽見,怎麼叫他喊他也不理,氣得你起急冒火了,他才無所謂地看著你,而且眼神好像在說:我就是這樣,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吧!他根本不聽你的,你懲罰他,或者威脅訓斥他的時候,他都用堅定的眼神看著你,也不怕也不求,更不哭。這時候好說好商量不行,硬的也不行,反正他絕對不道歉不認錯。媽媽現在像祥林嫂,逢人就抱怨:自己的兒子太不好管教了。
寶寶為什麼會頂嘴呢?
震震的情況是典型的嘴硬個性強的表現。嘴硬的寶寶往往自我意識很強,實現自我意願的能量也很大,執拗,主意正,不愛承認錯誤,不認道理,不贖嘴——即把話說出來就不收回去,即使遇到懲罰也不求饒,要動武力或嚴厲一些才管一點用,更有甚者似乎什麼辦法都不管用,而且過後還要再犯。
父母在困惑和抱怨的同時,是否願意靜下心來了解一下自家的寶寶為什麼愛頂嘴呢?
做父母的首先要考慮,自己是否也屬於個性很強、控製欲望很強的人?通常來說,“擰”寶寶都有“擰”父母,這裏,先天的因素占有很大的影響。孩子頂嘴、犯倔、犯擰、不馴服,一方麵是因為寶寶自己性格倔強,太堅持自己的想法,但另一方麵也是由於與父母的意誌發生違背,父母過於堅持自己的要求造成的。也就是說,寶寶頂嘴是父母出現了一種“被頂”的心理感受。因此,家長不能把親子衝突都歸為孩子的錯誤,更不能把由此帶來的壓力都反饋給孩子,認為全是孩子的錯。
但也有父母都很隨和而孩子非常倔強的,這種情況就很有可能是由於父母過於隨和,沒有注意到寶寶已經無意中被嬌慣得脾氣很大了。接下來,父母還要反思,除了自己性格隨和,自己是不是屬於特別沒有主意的人呢?有時,恰恰就是因為父母沒有主意,總是猶豫不決、搖擺不定,才有了寶寶“頂嘴”、反抗的機會,父母的主意過弱,孩子的主意就顯得過強了。
再有,愛頂嘴、主意大的寶寶往往智力都很高,語言發育得都很出色,尤其是思維發展處於優勢,利用這些強項寶寶與大人頂起嘴來頗為自如。再加上兩三歲期間正值自我意識發展階段,即通常所說的“第一反抗期”,事實上,這個期間的寶寶頂嘴不是為了反抗,而是為了突出自我;同時,這個期間的寶寶又特別喜歡對各種事物進行嚐試,自我實現的行為總是顯得迫不及待、不可遏製,因此反抗的力量顯得很強大。
如何與頂嘴的寶寶過招?
頂嘴的孩子讓人感到難以管理,難以溝通,會讓老師、父母頭疼,會影響他的人際關係,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社會性。
嘴硬的孩子時常讓大人感到惱火,不理解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知道了為什麼卻不知怎麼辦。其實,父母首先要知道不該做什麼。
絮絮叨叨地勸告,反複講車轆轤話的道理,堅持與孩子對抗,都會使孩子感到厭煩與反感,把所有指令都當成耳邊風,有時還會頂幾句嘴,明知自己不對,還為自己辯解。因此,父母講道理時要平靜有力簡短直接,這樣孩子反倒能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