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育兒熱點專題問答(3)(1 / 2)

再有,家長最好不要當著別人的麵懲罰孩子。如果這樣做,孩子就會因你的嚴厲而失去臉麵,對方父母就會解圍,他就會耍賴,起不到教育的效果。

最後,家長對這樣很敏感的孩子一定要用更多的耐心來嗬護他,否則,孩子就會因為缺少鼓勵而缺乏安全感,從而會更加敏感好鬥。

行為18愛尖叫

Q:我的女兒與其他女孩子不同,一會兒也不閑著,而且還有一個特點,愛尖叫,不管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先叫了再說,她叫的聲音整個小區都能聽見。那天與他在一起曬太陽的兩個月的小朋友睡著了,被我女兒大驚小怪地一叫,驚了一下。怎麼製止孩子的這個習慣呢?

A:不少爸爸媽媽為了孩子愛尖叫的毛病頭疼不已。寶寶尖叫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情況下是很正常的,根本不需要擔心;有的情況下,是有些問題的,需要爸爸媽媽正確地引導,或者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年幼的孩子容易激動,做一個好玩的遊戲,看一段有趣的動畫片,都能讓孩子興奮不已,有些還會大聲地尖叫。很多爸爸媽媽回家後,忙於自己的事情和家務,根本沒有時間去注意孩子,所以孩子有時隻能用尖叫等行為來引起爸爸媽媽或他人的注意。有些孩子有很強烈的自我主張,很多事情都想要自己來做,但卻無法順利地用語言表達,才會借助於大聲的尖叫。害怕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發出大聲的尖叫;有時候,孩子無意中看到別人尖叫感到很好玩,自己也學著尖叫。有時,他們也會用大聲尖叫來試探爸爸媽媽的心理底線;你的孩子可能是因為天生容易情緒興奮,有尖叫的衝動。對於孩子尖叫的習慣,媽媽要留意觀察,爭取在孩子尖叫之前就分散他的注意力,而且平時要用表情動作來控製他,如把手放在嘴邊等,在他情緒平衡時,再告訴她尖叫的孩子別人不喜歡,應該如何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等。

行為19戀母

Q:我家的是男孩子,總是親媽媽,到處親,口水流得到處都是,還說,媽媽,你好香啊,以後我要和你結婚,你可得等我啊。這孩子會不會有戀母傾向啊?這樣會不會影響他以後的情感和個性培養呢?

A:這位家長不要顧慮太多,這個年齡正是發展性別意識的年齡,這個時候,他能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性衝動。而到了小學期之後,按照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理論,就是性欲的潛伏期,反倒要淡得多。這個時候媽媽擔心兒子和媽媽之間過分親密,怕孩子將來過於戀母還為時過早。此外,幼兒期間的孩子皮膚饑餓的需求仍然十分強烈,而這個期間他最依戀的人還是媽媽,因此,他最喜歡和媽媽親近,用的方式是媽媽一直以來對他的方式——親吻。有了這種極親密的接觸孩子會感到分外地安全和溫暖,並且由此信任這個世界,信任他人。

建議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盡量給予合理滿足,直到上小學再慢慢規範,讓孩子有個情感充分滿足而健康的幼年。

行為20憂鬱

Q:我的孩子性格一直比較憂鬱,不愛跟小朋友玩,回家也經常悶悶不樂。

A:這位家長,不知你的孩子這種情況有多久了,如果是短期的,是新到一個幼兒園或搬家引起的,不要太擔心,隻要家長堅持帶孩子出去和其他孩子接觸就好。但如果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建議家長帶孩子到兒童醫院或門診去看一下。建議家庭氣氛更活潑輕鬆一些,不要太壓抑,家長要多陪陪孩子,在一起做遊戲,看動畫片。避免專製的家長作風,對於孩子的要求,想辦法解決或合理地解釋,使孩子滿意。讓孩子能從內心深處感到父母是他最親近的人,是世上最疼愛他的人,這樣,孩子的憂鬱心境就會得到改善。

行為21記性不好

Q:和同齡孩子相比,我的兒子似乎記性不是很理想,同樣一起聽的詩歌,他很想重複,但卻想不起來,如何訓練和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A: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發展水平,有意識地進行一些強化練習,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比如以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