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相互送禮成風家長該不該阻止——支持還是限製(2 / 3)

(2)一個小球認定的好哥們送給小球一張很便宜的賀卡,而之前小球送給他一個書包。小球就很不高興,認為好哥們敷衍他。我給小球講了禮輕情意重的道理,小球聽完後,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3)還是小球的這個好哥們,他在端午節時,送給小球一個DIY的變形金剛紙膜,送給小球同桌一個真的變形金剛模型玩具。小球就很不平衡,認為這不是禮輕禮重的問題,而是在好哥們心中孰輕孰重的問題。我靈機一動,故意表現得很委屈,對小球說:“那爸爸媽媽過生日你從來都沒送過我們禮物,你是不是心裏不愛我們呢?”小球連連否認。我就告訴小球,禮物的輕重不表示在一個人心裏的重要度,隻要有愛,送不送禮、送什麼都一樣。後來,小球記住了我和他爸爸的生日,會在我們過生日時對我們說“生日快樂”。

“拒絕送禮,學業為重”來自:阿七阿九4樓

樓上幾位說得各有各理,我是一名初中數學老師,同時也是帶班的班主任。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支持孩子送禮的,原因有如下兩點:

(1)送禮會增加家庭負擔。眾所周知,教育支出一直以來都是家庭主要支出之一,很多家庭因此而不堪重負,送禮風無疑使很多經濟堪憂的家庭雪上加霜。

據我所知,除了逢年過節的送禮外,我的學生入團要送禮,當上班幹部要送禮,就連在考試中取得比較好的名次也要送禮。班上30名學生,如果按月均一次送禮,每位同學隻送普通的圓珠筆,一年就要花去將近一千元。通過和這些學生的近距離接觸,我知道他們如此做隻是為了麵子——別人送,自己也要送,有收有還才有人情。

(2)送禮會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孩子上學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文化知識,送禮成風則會分散孩子的精力,更有甚者會為了送禮而欺騙家長。

班上有個學習很好的孩子,他知道他家經濟狀況不好,既想送同學一支鋼筆,又不想給家裏造成負擔,就節省自己的早餐費,每天早上隻吃一碗餛飩,連續半個月天天如此。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樣做真是得不償失。

還是這個孩子,他是班上第一批入團的團員,原本是件高興的事,結果他為了和同一批入學的同學一樣送禮給夥伴們,竟然欺騙父母說學校要組織晚自習,需要收費。幸好他父母及時和我溝通了,不然這件事既會讓家長覺得學校亂收費,又會使孩子養成撒謊的習慣,甚至還會助長孩子的虛榮心。

不知道現在小學生送禮狀況怎麼樣,但從初中階段送禮狀況來看,拒絕孩子送禮的觀念要從小培養,家長最好從小學階段就明確拒絕孩子的要求。

“送禮成風,家長也有責任”來自:輕微強迫症痊愈者5樓

支持樓上班主任老師的觀點,但覺得很難做到。

我是做銷售的,平時和客戶間免不了禮尚往來,時間長了,孩子也學會了。一次,我對他總是送禮而且禮物越送越貴表示憤怒,他居然還嘴說:“爸爸您不也是這樣嗎?”

我特意谘詢了一位教育界的朋友,他分析得很有道理,提出的建議也很有幫助性。

小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處於模仿性比較強的階段,並且對問題的思考比較簡單。這使得他們十分珍視對同學和朋友間的友誼。他們把送禮視為建立和鞏固友誼的方式,其實是攀比心和模仿力在作祟。

通常而言,孩子送禮都有一個從輕到重的過程,隨著他們與同學、朋友友誼的逐漸加深,禮物的價值也會越來越高。家長要把握住變化的過程,及時教育。現在想想,我就是教育晚了,才導致孩子對我還嘴。

如果您和我是同一種情況,建議您也不要強硬處理,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耐心加以引導,注重孩子的日常教育,肯定會有效果,比如:

(1)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家長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大手大腳地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