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法則3:家和萬事興(2)(2 / 3)

第七,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如果能夠正確引導,就能夠培養孩子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否則孩子就會形成自私自利的個性。最有效的引導方法就是大人從孩子的立場出發和孩子溝通,把握孩子的心理。

第八,父母切勿唱獨角戲。父母與孩子溝通應該是雙向互動的過程,父母不能用成人的口吻、語言和孩子溝通,如果這樣,隻能起到對牛彈琴的作用。有些父母經常會一廂情願地喋喋不休,根本不考慮孩子有沒有興趣聽、能不能理解自己所講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就學會了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甚至產生厭惡,對父母的教育產生抵觸心理。

總之,隻有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用孩子喜歡的方式來交流,放下父母的架子,溝通才會成為搭建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橋梁,愛才會在彼此心間回蕩,幸福的家庭才會誕生。

改善父母間的關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間的不和諧音符直接影響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生活在爭吵中的孩子,一般都會膽小、緊張、焦慮。因此父母間要相互理解尊重、相親相愛,為孩子快快樂樂地成長製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情景劇場】

這是一個充滿溫馨感的兩口之家,伴隨著安琪兒的出生,這個家庭又擁有了更多的歡樂。父母在家的時候,都會喊道:“安琪兒,到媽媽(爸爸)這兒來。”每當這時,安琪兒都會張開雙臂撲向爸爸或媽媽,隨即傳來大人和孩子的歡笑聲,這是多麼美滿的家庭呀!

安琪兒上小學那年,不和諧的音符很快就在家庭中出現了,安琪兒經常聽到父母的爭吵聲,安琪兒以為是因為自己太頑皮才惹得父母爭吵,所以,她學得非常乖,在家中不再大聲說話,自己的事情也不再去打擾父母,她希望自己的乖巧能夠讓爸爸媽媽不再爭吵,但是,事情卻並沒有因此而改變。

有一天,爸爸媽媽又因為一點小事情吵了起來,安琪兒在一旁聽著,眼淚頓時落了下來,她來到父母跟前,小聲地說道:“爸爸媽媽,我聽話,不惹你們生氣,你們別吵了。”

但父母都在氣頭上,根本沒有理會哭泣的安琪兒。見父母都沒有理睬自己,安琪兒以為他們不喜歡自己了,便慢慢地回到自己的房間,流了很長時間的眼淚。此後,安琪兒性格變了,變得沉默寡言。時間不長,爸爸媽媽就分手了,她跟媽媽一起生活。

安琪兒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父母已經離婚,所以,在孩子麵前她總是裝出非常幸福和快樂的樣子,但她內心卻很失落,上課時經常走神,成績也開始下降。

像安琪兒這樣的家庭在家庭總數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這樣的孩子經曆了父母的婚變,變得孤僻、壓抑。家是孩子賴以容身的處所,要努力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父母的婚變有時無法避免,如果孩子還比較小,先給孩子解釋清楚,讓孩子在心理上慢慢接受現實,不要隻考慮成人的想法,把孩子牽扯到成人的戰爭中去,畢竟在這場戰爭中,孩子是最無辜的,是戰爭的最大受害者。安琪兒本來有個幸福的家庭,也是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可伴隨著父母關係的惡化,安琪兒變得沉默寡言,直至最後出現了“反叛”心理。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有了爭執,最好不要在孩子麵前發生爭吵,因為這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兩個人之間真的有什麼問題,也應該選擇一個沒有孩子的場合合理解決,父母間關係緊張對孩子身心健康的影響非常不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造成孩子的情緒緊張。父母的不良習慣和嗜好。一些父母認為這是小節小事,其實這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如酗酒、吸煙、賭博、懶散、不講衛生等都是孩子身心的腐蝕劑,會妨礙孩子正常情感的發展。

第二,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父母脾氣暴躁。孩子常是父母壞脾氣壞性格的受害者和繼承者,孩子整日膽戰心驚,有可能出現神經係統的紊亂,在一定條件下會導致神經官能症的發生,極易產生變態心理。

第三,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性格。父母感情不和、常年爭吵不休、家庭氣氛緊張,使孩子生活在惡劣的氛圍中,孩子的身心備受摧殘,情緒消沉,煩躁不安,其性格大多具有暴躁、多變或遲鈍、膽怯、猶豫不決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