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近“豫劇紅孩兒”鄧鳴賀(1 / 2)

走近“豫劇紅孩兒”鄧鳴賀

封麵人物

作者:李海榮 王振玲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剪福字;

二十五,掃塵土;

二十六,燉牛肉;

二七二八把麵發:

二九對聯貼門口;

除夕萬家人團圓;

歡天喜地過大年,過大年。

聽到這首童謠,大家想必會想起2012年央視春晚上首先出場的挑著燈籠、念著童謠一身“中國福娃”打扮的可愛男孩鄧鳴賀。因為春晚,讓這位號稱“豫劇紅孩兒”的五歲小男孩一夜成為家喻戶曉的小明星,成為媒體和演藝界追逐的對象。因為他是邯鄲大名縣人,我們對他更有一種別樣的親切感。前不久,鄧鳴賀和爺爺鄧慶華應邯鄲市宣傳部之邀回家鄉邯鄲參加一個演出活動,我們得機會走近鄧鳴賀,采訪了他們爺孫倆。

初見小鳴賀,頓覺眼前一亮。誰看到他都想摸摸他那胖乎乎細嫩的小臉,摸摸他的“福娃”頭,都想抱抱他。他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有著一種與他的實際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和老練。他的眼睛,他的表情,讓你看到後打心眼兒裏就產生一種無法抗拒的喜愛。

小鳴賀有張明星臉,這次邯鄲演出,他一出現,人們就認出了他,並且蜂擁而至,將他團團包圍其中,爭相與他逗趣,與他握手,與他合影。更多的人拉著他不放,舍不得撒手。

當記者提出給小鳴賀拍幾張特寫時,小孩子可能太累了,有些不耐煩,遲遲不肯配合。爺爺不時哄著他,說要上雜誌封麵,要給人留下好的形象。經爺爺一說,小鳴賀就聽話地擺出各種架式,讓大家拍照,他還不時地用大名話發著小牢騷:“快點啊,我都撐不住了!”看那表情、那眼神、那口氣,小家夥確實很疲憊,讓人頓生愛憐,誰還會忍心違背一個可愛的小精靈的意願。我生怕累著他,趕緊連拍數張,放他休息。其實他不擺拍的樣子也很可愛。小家夥實在是聰明機靈,如果想抓拍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一旦發現就會迅速躲開鏡頭。看來,拍他的人太多了,他不太喜歡那麼多的應酬。

小鳴賀和其他的孩子一樣,愛玩手機,尤其是玩手機遊戲。空閑時,他拿著爺爺的手機,躲在一邊忘情地玩。有時他會獨自發呆,好像在沉思。這麼小的孩子就成了名人,他已經體會到了作為名人的那種“累”的滋味,過早地承受了作為名人的種種壓力。

從小就見識了眾多大場麵,也許因此,小鳴賀就比同齡的孩子格外成熟和淡定,麵對媒體,麵對表演,不管在哪裏,他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害怕和緊張,而且人越多,他越來精神,發揮得就越精彩。每每遇到人們的圍堵,聰明的小鳴賀總會機智地想辦法躲開和逃脫。他在台下有時很沉默,一個人靜靜地玩耍。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時,他也愛逗鬧,有時說話還像個小大人一樣,顯得懂事和成熟。在爺爺麵前,他依然會撒嬌、調皮,不耐煩時也會鬧情緒和哭鼻子。

小鳴賀是怎樣走進戲曲天地的?

鄧慶華和老伴都喜愛唱戲,是有名的戲迷。鄧慶華告訴我們說:“戲曲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地方文藝,幾乎人人都能哼唱幾句。我在家常愛看戲曲節目,鳴賀也跟著,看上癮了。尤其是看河南台《梨園春》節目的時候,裏麵有很多小孩子在唱戲,他更喜歡看。而且我在家唱戲的時候,他經常專心致誌在我旁邊看。”小鳴賀自1歲多時,就被爺爺抱著去參加戲曲活動。參加得多了,戲迷協會的爺爺奶奶們就逗他:“聽得這麼認真,要不你也唱一段?”“好啊。”小家夥還真就答應了。小家夥一唱,還真是有那個味。後來鄧慶華就教他唱。小鳴賀首次登台是在2009年聖誕節的前夜,戲迷協會在當地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中表演。“咱兩個在學校整整三年,相處之中無話不談……”小家夥跟著爺爺唱了一段《朝陽溝》選段,還別說,真像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