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盛開在基層
特別關注
作者:冀晉萌 孫達
藝術家隻有把雙腳踏入生活之中,紮根在群眾中間,藝術才會更有生命力。隻有深入基層,才能找到繁榮社會主義特色文藝的新途徑。河北省邯鄲市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很好地闡釋了這兩句話的真正內涵。
2010年以來,邯鄲市文聯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開展公益活動,設立創作基地,培訓輔導文藝愛好者。目前,該市已建立文藝創作采風基地180多個。組織書法、美術、器樂、舞蹈等文藝培訓400多次,累計參加培訓的文藝愛好者達上萬人次。在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省“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當中,邯鄲市在此前組織廣大藝術家深入基層的基礎上,又組織開展“走基層、建基地、抓基礎、出精品”主題係列活動,這是文聯係統就如何用高度的文藝自覺和文藝自信開展基層工作的一項有益探索。
該係列活動啟動以來,陸續開展了由邯鄲市文聯名人名家藝術團成員為主體舉辦的“文藝走基層,歡樂手牽手”活動、由市文聯及所屬各協會為主體進行的“六進十送”活動、由各協會、各縣(市)文聯為主體建立文藝創作采風基地並進行培訓輔導等活動、以鄉村藝術家和基層民眾為主體的農民藝術大賽等一係列活動,藝術家們紛紛登上基層的廣闊舞台各展所長,各類活動互相呼應,形成有機整體,藝術之花在基層的土壤上盛放著——
建基地抓基礎 把文藝的根紮到農村
邯鄲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深厚,文聯係統有15個文藝家協會,人才濟濟,但長期以來文藝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全市5155個行政村,近800萬縣鄉人口的文藝活動開展相對滯後。邯鄲市文聯秘書長鄭彬說,農民渴望文化生活,逢年過節文藝下鄉時,書法家、美術家為農民現場創作,所到之處桌子剛一擺上,就被群眾圍得嚴嚴實實。寒冬時,墨汁結冰無法書寫,書法家隻好蘸酒創作。下雨天,十裏八鄉的群眾穿雨衣看演出不肯散去,演員隻好冒雨演出。
2011年11月4日上午,寒風凜凜、細雨蒙蒙。肥鄉縣屯莊營鄉南河馬村文化廣場上卻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由省市文聯和肥鄉縣委縣政府主辦的“文藝走基層,歡樂手牽手”名人名家專場演出在此舉行。
這次演出請來了省裏的優秀表演藝術家,又有邯鄲市名人名家藝術團部分成員,還有來自肥鄉當地的民間藝人,彙聚了音樂、戲曲、小品、相聲、魔術等表演,現場掌聲雷動,高潮迭起。同時,邯鄲市著名書法美術大家也聯袂為現場十裏八鄉的百姓送上書法繪畫作品,真正把高雅藝術送到了田埂上,讓大家在家門口享受到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文藝盛宴。
“一聽說名人名家要來俺們這演出,我立馬就從邯鄲開車回來了!”家住鄰近屯莊營村的村民劉建衛興奮地說,他常年在外打工,深知現在的農村、農民最需要的就是精神上的充實和文化上的提升,“要是演出能常來,還能給俺們帶來書法啊、繪畫呀這些大師當場創作的書畫作品,那俺們就太幸福了!”
為使文藝人才更好地服務農村群眾,邯鄲市文聯2010年6月起開展“文藝連鄉村、歡樂手牽手”活動,成立“邯鄲市名人名家藝術團”。400多名文藝誌願者都是獲省級以上獎項的知名文藝家,他們組織起來開展鄉村巡演、建鄉村創作基地,深入邱縣、成安、永年、涉縣等地偏遠鄉村,把舞台搭在百姓家門口,為群眾獻上了高水平演出。藝術團還帶領數十名著名書法家、美術家現場為農民免費書寫、繪畫,受到廣泛歡迎。
“文藝走基層,歡樂手牽手”活動是以邯鄲市文聯為主體舉行的送高雅之風文藝演出活動,表演者一般為邯鄲市文聯名人名家藝術團成員。該項演出已進行二十餘場,演出節目350餘個(次),參與演出人員300餘人(次):觀看群眾達5000餘人,演出節目優秀、名家薈萃,深受廣大群眾愛戴和歡迎。
“演出走過我市的許多農村,每一次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基層需要高雅藝術,渴望我們的藝術家和他們走得更近些。”邯鄲市文聯主席張海英如是說,“當然,我們的藝術家也在送歡樂給他人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藝術修養得到提升,創作活力得到激發,藝術的價值和生命力也得到充分的體現。事實證明,這真的是文聯係統深入基層民眾的有效探索。”
2011年9月,邯鄲市文聯係統啟動了“走基層、建基地、抓基礎、出精品”活動,進一步調動各門類藝術家進鄉村送高雅藝術的積極性,著重在建基地、抓基礎上下功夫,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文藝創作采風基地,定期開展輔導、培訓、采風活動,努力在基層發現、培育文藝人才,壯大基層文藝隊伍。